舒晓琴对此予以肯定,并补充了要加强问责。“要把督查与问责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满意起来。”
法治信访——分类梳理,界定责任边界
“信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是很多人对信访局的印象。但大包大揽的信访,其实一方面耗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又不利于问题解决,也降低了信访部门的权威。
会议认为,必须从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加强信访工作的法治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决贯彻诉访分离,实行诉访分离,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对通过司法途径可以解决的问题,信访部门将不予受理。会议透露,下一步将根据法律权限,进一步梳理分类,依法以政策解决和化解,尽快出台责任清单。
据悉,各级信访部门积极跟进诉访分离改革,引导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政法机关反映涉法涉诉问题,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37个部委已经有25个出台或基本形成清单。
但改革的柔性也需要得到体现。比如依法逐级走访,“不受理不等于不处理,要做工作,讲道理。”舒晓琴表示,“上面不受理,下面不处理,就会形成堰塞湖。”信访部门依然要做好访民来访信息的登记工作,并引导访民找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加强立法,维护好信访秩序,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据悉,地方信访立法取得突破,《广东省信访条例》去年颁布实施,山东、河北等省信访立法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规范行政行为,才能实现信访秩序根本好转。会议透露,将会加大力度,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发生。
(摘自《人民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