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容错纠错管理,让敢干事的干部更有干劲注重容错纠错的公正性坚持“三个区分”原则,认真贯彻市委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失职与失误、敢做与乱为、负责与懈怠的界线,为真改革者戴上“护身符”,为真干事者“兜住底”,为想干事者“定底线”。一是为担当者容。在推动全市林业工作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或者偏差的;在深化林业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政策界限不明确,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者未达到预期效果等情形允许“试错”,宽容失误。同时要坚持“五看”,看工作出发点、看工作方法、看工作成效、看问题原因、看法规依据,以此判断干部在改革发展中的失误和偏差,完善澄清保护机制,让干部大胆实干、放手改革。二是为创新者容。对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尚未造成损失和影响,不属于主观故意的,采取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约谈、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方式督促整改。要运用好“四种形态”,通过咬咬耳、扯扯袖、红红脸、出出汗,帮助干部及时纠正错误。在可以宽容失误的12种情形中,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宽容措施和保护机制,为立足全局,遵守重大决策程序、大胆探索的干部保驾护航,鼓励干部敢闯敢干敢想敢试。三是为实干者容。细化容错免责的条件、程序和范围,对真干事、真改革的干部,即使出现一些失误和偏差,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提拔使用、“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个人评先评优等方面不受影响,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四是完善工作流程。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修订完善《商洛市林业局工作规则》《议事规则》《重大事项请示和通报制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脱贫攻坚扶持奖励办法》等24项制度办法,认真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规定,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疏漏,减少失误和偏差,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畅通能上能下渠道,让能干事的干部更有活力
注重能上能下的柔韧性进一步细化标准、规范程序、疏通渠道,努力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失位。一是细化“下”的情形。综合运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日常督查检查和评比通报等检查督查结果,细化对干部调整的各种情形,最大限度地予以量化,划出硬杠杠,让干部下得心服口服。要注重做好思想工作,区分“下来”干部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相应的后续管理工作。对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对存在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提醒教育,帮助他们尽快整改提高,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重新提供“上”的通道和机会,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工作机制。二是调整“无为”干部。认真开展纪律作风明察暗访,对市委明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各种现象要严查重处,让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进取意识不强的干部受惩处、受警戒。今年以来,通过“四种病”治理和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共处理轻微违纪干部3人(次),并进行了约谈提醒。三是搭好“上”的阶梯。坚持重品行讲信念、重发展有实绩、重实干能担当、重基层能吃苦、重自律口碑好的用人导向,严格遵循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择优原则,确保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去年以来,市局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程序要求,新提拔任用科级干部3名,推荐副县级后备干部3人,提拔重用市委委员1人、党代表2人,科技拔尖人才2人。四是实行交流轮岗。对在同一个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交流轮岗,并积极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进一步优化林业系统干部队伍结构,对4名科级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五是健全用人制度。修订完善《市林业局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市林业局机关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办法》和《市林业局贯彻落实市委三项机制考核运用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办法,确保配套制度和操作细则与省市“三项机制”对标衔接、具体明确、务实管用,真正做到让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去年以来,通过市直事业单位遴选干部7人,校园招聘研究生4人,继续聘用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才)2人,充实到林业干部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