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后,马茜打开了内地的房贷计算器,如果她需要购买这一套200万的房子,首付需要60万,按照利率5.65%来计算,按揭20年,每月需要供款9749.41元。而这种房子每月的租金只有4500元,意味着每月马茜需要再供款5249.41元。
在深圳没有工作的马茜,比起在深圳有工作有住房公积金的朋友小A,就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假设小A同样也买这套200万的房子,小A贷款的年息仅为3.75%(公积金贷款利息),每月需要供款8300元,如果出租得租金4500元,意味着小A每月仅需供款3800元。
马茜又用香港的房贷计算器计算了一下,如果把这60万换成75万港币,能在香港买多少钱的房子呢?答案是300万港元的房子。
香港目前普遍的贷款利率是2.15%,假设马茜买了300万港元的房子,首付两成60万港元,加上印花税、律师费、代理佣金、屋契等费用,所需要的首期费用大约70万港元。同样是还款20年,马茜每月只需要供款12718港元,而且一套这样的房子租金一般在10000港元左右,马茜每月需要月供2718港元左右,相比5249元人民币(约6561港元),负担会轻很多。
而且,对于马茜和林丹这种在深圳没有工作的人士,如何拿到内地商业贷款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尽管各家内地银行都在香港有分行,但两地银行真正实现互通似乎还不是那么方便。
在看过深圳某学区房以后,马茜和林丹发现,即便是在省重点小学校门口的小区,租金也只有3000元至3500元。而且,房子出租后,看上去残旧不堪,破破烂烂,有种再也不能住人的即视感。
马茜和林丹都是在香港资深的“租房一族”,很难接受这种房子,但中介却一直在旁边说,这房子特别好租,属于一房难求的程度。
马茜简直不敢相信,她又拿起计算器算了一下,如果是200万的房子,租金算4000元,那么租金回报率为2.4%。而同样是香港一套300万港元的房子,租金可以达到大约10000港元元,那么租金回报率就有4%。1.6个百分点看上去似乎没多少,但对于总价很高的房子来说,这个回报率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在深圳罗湖区,随处可见1990年左右建的房子,这些房子看上去已经破旧不堪。但是,据中介介绍,这些房子平均售价每平方米在3.5万元左右,且产权只剩下十多年。
在香港似乎并没有产权年限这一说,理论上产权是永久的,如果是50年以上的房子,政府会强制要求业主进行外墙维修,维修后房子看上去焕然一新。马茜回忆她曾经租住的恒基地产旗下的一个1991年建成的单位,看上去跟新房几乎一样。
但马茜看到深圳2004年建成的房子,感觉像是香港至少40年以上楼龄的房子。这又是马茜非常担忧的一点。
抱着这种对比心态,马茜决心最后跟中介看一所位于东门的房子,这所大厦门口贴满了警惕盗窃的标语,让马茜倍感不安。
经历了忙碌的一天,一无所获,周六晚上马茜决定跟林丹打道回香港。
此次的深圳买房之旅多少让马茜和林丹有些失望。按照马茜的计划,先用手中有限的钱在深圳买套房,如果不考虑出租,可以先让父母从老家过来居住,这样也方便来港探望女儿及小外孙——身为独生女,自己自从到香港求学并结婚成家后,父母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
但即便做足了准备,似乎一时半会儿在深圳买房也是难以实现的。与父母近距离团聚,只好再往后推一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