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王先生准备开车出行时,发现车底地面有油迹。“汽修厂维修人员拆下底盘护板,护板上面全是机油,检测结果是机滤底座漏油。”他表示。
“机滤底座漏油比较严重的话,会造成发动机缺机油,冷却不够、油温过高会发生爆缸、拉缸现象,致使还没到发动机机油的更换周期,发动机便出现机油不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发动机会自动报警,停止转动,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上述技术专家表示。
当然,除了E级车普遍存在的发动机问题之外,在几家汽车质量投诉网站中,迟迟未解决的异味问题仍是奔驰被投诉的重灾区之一。
奔驰对异味问题视而不见
车主回到“解放前”
可以说,奔驰的异味问题自2013年3·15之后,车主投诉便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时隔近两年时间,虽然中间奔驰也给车主提供了免费更换地毯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对解决异味问题的作用寥寥,新的解决方案也迟迟未见。彼时,车主们维权的声音很高,不过,此事后来便没有了下文。
近日,记者再次致电之前采访过的奔驰异味QQ维权群群主王先生,他告诉记者,“现在,针对异味问题,不少车主反映奔驰4S店已经不会主动提出更换地毯,免费更换的待遇很少了,多数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王先生用“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现在奔驰4S店的态度。“我直接把车卖了,异味问题最严重的一批奔驰车是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生产的,据我了解维权群里不少车主选择了卖车。”
之所以奔驰的维权时间很短暂,是因为车主们很难形成合力。“奔驰车主的结构比例中,经济实力相对好一些,大家没有兴趣在这样的事情上花费精力,直接把车卖了的居多。其实,相比其它品牌,奔驰产品出问题的比例不高,只是缺乏一个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奔驰来说,“异味问题只是当时对其品牌形象有所影响,之后奔驰的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其傲慢的原因之一。”王先生认为。
从销量上来看,奔驰2013年在中国(不含中国香港)的销量约为22.8万辆,同比提升11%;2014年,奔驰在华实现销售28.16万辆,同比大增29.1%,增速依然非常抢眼。的确,虽然奔驰的异味问题被冠以“毒气门”,但是其对销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异味问题无强制性规定
实施召回尚无法律依据
针对奔驰的异味问题,汽车业内专家张志勇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并没有给出结论,这个问题很难从法律层面去说,到底奔驰的异味问题涉及的车辆有多少,达到了什么程度,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一个定论,消费者维权难度肯定很大”。
异味通常不影响行车安全,只是影响车主乘车的舒适度,除非有证据可以证明异味是含有有毒气体的。“异味、异响问题比较复杂,产生的原因很多。不同的人对噪声的强度敏感度不一样,虽然异响有标准,但是往往异响可能是在某一个频率上很高,标准很难制定的那么细。异味也一样,成分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达到什么程度,都很难判断。这涉及主观和客观的双重问题。”上述汽车行业技术专家表示。
目前,国内涉及车内空间质量的相关规定几乎空白,酝酿了八年之久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该《指南》并非强制性标准,没有法律约束力,不能从实质上对车内有害物质进行根本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