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8日晚,联合国军已上陆部队25600人,车辆4547辆,各种物资14166吨。
19日陆战第5团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继续向纵深挺进,扩展战果。其第1营扫荡了汉江南岸后夺取了俯瞰永登浦的118、85和80高地。第3营从金浦机场北上,肃清了汉江南岸的人民军残部,占领了杏州渡口,完成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在刚上陆的32团的掩护下,陆战第1团全力向永登浦攻击前进,人民军在沿路埋设了大量地雷,为步兵开道的两辆M—26坦克先后触雷,堵塞了道路。团长布莱尔上校派出工兵排雷开路,但在人民军火力拦阻下,排雷进展缓慢,因此陆战第1团前进迟缓,黄昏前后才到达永登浦以南的安养川。
在19日联合国军还得到两个有力支援:美第7步兵师的第二个团31团也上陆了,原来前往东海岸遂行佯动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也结束使命赶到仁川海岸,其406毫米主炮威力巨大,将为登陆部队提供可靠的火力支援。
至19日,美军陆战第1师经过五天的登陆战斗,总共阵亡165人,伤979人,失踪5人。
向汉城进军
9月19日,陆战第5团已经进抵汉江南岸,开始进行渡江准备。团长默里上校选择杏州渡口为渡江地点,虽然杏州渡口右面德阳山(即125高地)俯瞰控制着渡口,但是只有杏州渡口是惟一可以渡过重型装备的地方,而且这段汉江江面只有550米,是汉江最窄的地点,只要渡江之后迅速占领125高地就能化解不利条件。
15时30分,默里上校召集所属3个营长和3个连长(分别是担负突击任务的H连连长鲍恩中尉、I连连长麦克米伦中尉和侦察连连长霍顿中尉)讨论渡江作战。默里团长决定采取秘密渡江的方式,所以渡江行动前将不进行炮火准备。霍顿的侦察连挑选精干人员作为第一梯队首先渡江,侦察人民军江防情况,如果防御力量薄弱,侦察连主力立即渡江,占领杏州和125高地,并排除通向汉城的公路上可能的地雷,同时在通往汶山的道路上埋设地雷以彻底封闭这一道路。随后第3营于凌晨4时渡江,超越霍顿连向汉城推进,目标是夺取95高地至35高地一线;第2营于晨6时渡江,超越第3营向汉城进军;第1营作为预备队,和配属陆战第5团的坦克连及团建制内的重装备一起等待命令渡江。
20时30分,霍顿亲自率领由14人组成的先遣队泅渡过江,其中包括出生在汉城,熟悉地形并会讲朝鲜话的霍莱斯·安德伍德中尉。五十分钟后,先遣队顺利到达北岸,稍作休息后便兵分几路前去侦察杏州和125高地。
22时10分,各侦察组先后回到岸边,附近村庄、山口都没有发现人民军防守,卡山少尉率领的侦察组报告125高地没有人民军防御。霍顿中尉向南岸发出渡江的信号,9辆履带登陆车搭乘着侦察连主力开始渡江,登陆车刚过江中心,轻重机枪的交叉火力突然从125高地上倾泻而下,迫击炮也随即开始密集的弹幕射击,有4辆登陆车的驾驶员受伤,登陆车失去控制被江水冲到沙洲上——原来在浓重的夜色中卡山少尉的侦察组搞错了方向,侦察的是125高地以西的山头,在125高地这一要地上果然是有人民军防御的!默里团长见秘密渡江已经暴露,便立即命令侦察连撤回。已经渡过汉江的霍顿先遣队也遭到了人民军猛烈火力射击,默里只好也命令其撤回。霍顿一行冒着人民军猛烈火力泅渡返回,霍顿被迫击炮弹片击成重伤,另有2人负伤,1人失踪。
20日天亮后,陆战第5团开始强渡,第7舰队司令斯特鲁布尔海军中将、海军陆战队司令谢费尔德海军中将、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和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以及随军记者团都来到江边观战。
6时45分在短暂的炮火准备后,I连乘坐履带登陆车一字排开,冲入汉江。尽管125高地上的人民军火力相当之猛烈,但是I连在师、团炮兵和履带登陆车车载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仍渡过汉江,并向125高地发起攻击,经过激战于9时40分攻占125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