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许,团二梯队第2营开始渡江,随即超越第3营向汉城推进,一路克服人民军的节节阻击,黄昏前后到达大德山至望月山一线。
21日,陆战第5团继续向前突进,逐次突破人民军越来越强的抵抗,日落前已经到达鞍山山脉西侧的白川一线,汉城已经在望了!
就在陆战第5团强渡汉江,向汉城推进的同时,陆战第1团也粉碎了人民军第18师和第9师87团在T—34坦克支援下的不断反击,经过激战于22日攻占永登浦,进至汉江边。陆战第1团能攻下永登浦全靠发现了人民军防御的弱点,以第1营A连渗透过防线,直接插入人民军防御纵深才成功的。战斗中人民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终于使美军意识到攻占汉城并不会像想象那样容易。
南翼的美军第7师32团于21日攻占安养里,确保了陆战第1师的侧翼安全。第7师还派出以第73坦克营和32团K连、工兵排组成的装甲支队乘夜色突入人民军防线,与师侦察连会合后一举占领了有着1700米跑道的水原机场。
至21日夜,陆战第5团到达汉城以西,陆战第1团到达永登浦,步兵第32团到达安养里,第7师装甲支队占领水原机场,步兵第31团位于水原以南。当日18时,联合国军在仁川和汉城地区的陆上作战指挥权正式由第7舰队司令斯特鲁布尔海军中将移交给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
就在这天,陆战第1师的最后一支部队陆战第7团在仁川上陆,截止21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累计上陆总兵力已达49568人,车辆5356辆,物资22222吨。
联合国军的兵锋终于到达汉城,汉城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邻汉江,历来是易守难攻的地方。9月21日,担负汉城防御的人民军部队是独立第25旅和独立第78团,其中独立第25旅一个月前刚刚在铁原组建,原本是为了参加对釜山的攻势,仁川登陆后由火车刚在21日紧急运抵汉城,该旅共约2500人,编为4个步兵营、2个机枪营、1个工兵营和2个炮兵营,军官和军士多是来自中国的百战老兵。25旅以汉城以西的鞍山山脉南麓的三个105高地(分别称为南、中、北105高地)为核心展开了防御,那里曾是日军的战术演习场,模拟朝苏边境的苏军防御工事建有大量的掩体、战壕和坑道,成为再理想不过的既设防御阵地。独立第78团一部则在汉城以北展开,主力和从永登浦撤下来的第18师残部集中是汉城市区作为预备队。
9月21日晚,美军陆战第1师提出了进攻汉城的作战计划,颇有政治头脑的阿尔蒙德少将认为攻占汉城应有韩国部队参加,特别命令韩国海军陆战团和第17团加入陆战第1师的进攻计划。
攻占汉城
9月22日晨7时,陆战第5团和韩国陆战团共投入三个营,并列展开,北翼的美军第3营以鞍山山脉主峰296高地为目标,中间的韩国陆战团以中105高地为目标,南翼的美军第1营以南105高地为目标,并肩发起攻击。美军认为随着登陆的成功,汉城防御将是一触即溃的,乐观地以为天黑前就能进入汉城市区,但是在鞍山山脉,却遭到了人民军异常顽强的抵抗。——人民军精心设置的防御阵地呈花瓣状,中间以坚固的重机枪火力点为核心,四周以双人掩体与战壕掩护,各火力点又相互衔接,构成绵密的交叉火力网,轻机枪和冲锋枪填补了重机枪火力网的空隙,火力配置上几乎达到每20米一挺机枪的密度,再加上迫击炮的直接支援,防御体系相当完备。
第3营在猛烈炮火和空中支援下于9时许顺利冲上鞍山主峰山顶,但是随即遭到了人民军迫击炮的压制轰击,而且人民军大量释放烟雾,严重影响了空中支援的效果,看来第3营是落入了陷阱——人民军故意将美军引入无法构筑工事的山顶,以便以迫击炮和反冲击给予打击。
中间的韩国陆战团企图先攻下66和88高地作为立足点,再向中105高地攻击。但是就在66高地下遭到了人民军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的交叉射击,损失惨重,完全被压制在高地下,难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