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营的攻击也接连遭挫,鉴于南105高地是掩护陆战第1团渡江的制高点,如果不能攻占该高地,陆战第1团就不可能渡江,因此陆战第5团将全团炮火都投入到该高地,在经过长时间的猛烈轰击后,第1营竭尽全力发起攻击,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于黄昏前攻占南105高地。
同一天,美第7师32团对汉城东南290高地的攻击也被人民军击退。
全天,联合国军的惟一收获只有南105高地。
23日从早晨到中午,人民军对296高地和南105高地不断发起反击,其顽强与英勇令美军感到胆战心惊,两个高地的阵地前,铺满了人民军士兵的尸体,但是其后续部队呐喊冲锋依旧毫无惧色!
中午后,陆战第7团渡过汉江,史密斯师长将其一部调到陆战第5团的后方,解除了后顾之忧的陆战第5团将预备队第2营替换了一直没有进展的韩国陆战团,兵分两路同时攻击66高地和88高地,激战至日落,只有D连占领了一小块突击出发阵地。
在陆战第5团的攻击方向上,23日全天是毫无进展。这天联合国军惟一的进展是侧翼的32团攻占了290高地和306高地,切断了京广公路,推进到汉江南岸的沙坪里人民军阵地前。
由于经过连续两天的激烈战斗,还没能攻占汉城,使阿尔蒙德少将和史密斯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阿尔蒙德表示如果陆战队不能单独攻占汉城,那么就将第7步兵师参加进攻。史密斯少将为了陆战队的荣誉决定在24日的进攻中将拼尽全力。
24日陆战第1师的攻击重点是中路的第2营,由于晨雾和人民军大量释放的烟雾使美军的炮火准备和空中支援效果都很有限,第2营和掩护该营侧翼的第3营的突击均告失利。
史密斯中尉指挥的D连却在烟雾中未被人民军发现,意外顺利地推进到了66高地山脚下,但是继续向山上前进终于被人民军发现了,于是激战爆发了,人民军密集的火力迫使D连只得就地挖掘战壕来躲避,根本无法再向前突进。陆战队的航空兵竭尽给予支援,F4U飞机几乎贴在地面上对D连50米外的人民军阵地进行扫射,由于飞行高度实在太低,以至于参加直接对地攻击的10架飞机中有5架被击伤。
晨雾消散后,D连的位置就暴露无疑了,人民军立即以迫击炮和机枪进行精确的轰击和扫射,到了中午时分,D连只剩下了33人,而且正以每几分钟倒下一人的速度在减少。史密斯连长认为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奋力一搏,于是一边与营长进行协调,一边下令准备决死冲锋。
根据史密斯连长的要求,F4U飞机对50米外的人民军阵地进行了扫射,然后长机发射约定好的信号弹,向人民军阵地俯冲却不投弹——就在这时,D连仅存的33人在史密斯连长的带领下,在100米正面以锲形队形同时开始冲锋!舰载机假俯冲的把戏只能赢得短暂的时间,令人心寒的机枪声再次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史密斯连长首先中弹倒地,D连官兵一边用手里的步枪扫射一边向前猛冲,终于冲上了山顶,人民军的防御被冲开了缺口,而从早晨开始进攻时D连总兵力为206人,到攻占66高地时已阵亡36人,负伤116人,伤亡占全连的73%!
陆战第1师终于取得了攻击出发地的66高地,而美军并不知道66高地实际上是人民军在鞍山山脉防御体系的核心,在这个如此狭小的山峰上之所以发生如此激烈战斗的原因也就在此,随着66高地的失守,人民军的意志与士气急剧下降,在鞍山山脉的激烈抵抗也迅速减弱了。
就在D连浴血苦战攻占66高地的时候,陆战第1团在占领南105高地的第1营掩护下,渡过汉江,但是该团的攻击遭到了人民军顽强的抵抗,渡过汉江后几乎是寸步难行。
24日,联合国军其他部队进展如下:32团于拂晓时分出其不意攻占沙坪里,美军第187空降团第3营空运到达金浦机场,随即作为第10军的预备队,并接替韩国第17团守卫机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