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联合国军方面在兵力数量上已处于优势,不过韩国军队多为新兵,单就战斗力估算,双方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多。但是联合国军高估了人民军的实力,认为人民军损失总数只有3万左右,所已并没有采取主动的行动,而是采取战略防御。联合国军依托有利的地形,战线相对缩小,可以集中兵力和火力,还能利用釜山及其周围地区发达的交通网迅捷调动部队和补给,同时通过釜山港还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补充,7月下旬每天到达釜山的运输船平均达到16艘,卸下的物资日平均达一万吨!(以至于朝鲜曾要求苏联海军出动潜艇封锁釜山,但苏联担心会引发与美国的全面直接对抗而未答应)就这样联合国军凭借地形、兵力、火力、机动和补给诸方面的优势,终于顶住了人民军的八月攻势。
9月1日,人民军经过重新组织后继续向洛东江环形防线发起猛攻,史称九月攻势。此时在洛东江环形防线的美第8集团军,经过不断的人员补充,实力已达到约9万人,而韩国军队经过整顿与重新编组,已恢复到约9万人的规模,联合国军总计约18万人,火炮400门,坦克600辆。而人民军则只有9.8万人,其中还有不少刚征召入伍的新兵,火炮300门,坦克100辆。两相对比,人民军无论是在人数还是在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更不用说联合国军还拥有强大的海空军支援。因此,尽管人民军士气高昂,作战英勇顽强,但是付出巨大代价后依然无法突破洛东江环形防线。
双方就在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地区呈现胶着状态,但是对于人民军而言,灭顶之灾正在步步逼近!
两栖登陆的酝酿
1950年9月,朝鲜战局从表面上看,人民军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不仅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土地,而且正向敌最后防线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势,似乎胜券在握,距离最终的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仔细分析,人民军几乎已经倾注了全力,连战略预备队都用上了,仍难以突破敌方最后的防线。联合国军因为在兵力火力各方面都数倍于人民军,并且这一优势还在不断加大,不仅守住最后防线不成问题,而且可以实施反攻。但是如果仅是单纯的反攻,即使反攻得手,人民军也能逐次抵抗边打边退,最多打成击馈战,不能全歼人民军。跳出战火正酣的洛东江防线,综观全局,联合国军掌握着绝对海空优势,充裕的预备队(美军于8月中旬开始组建第10军),加上其在二战期间积累的丰富的两栖登陆作战经验,朝鲜半岛三面临海又是南北狭长的地理特点,正是其实施侧后两栖登陆的绝佳条件!一旦美军在人民军侧后的两栖登陆成功,完全可能发生战局大逆转的情况。
作为两栖作战专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6月29日,也就是汉城失守的次日,麦克阿瑟就亲临汉江南岸进行实地视察。当他目睹了大批韩国军队的溃散士兵和难民蜂拥而逃的时候,就在心里萌发了在朝鲜人民军侧后实施两栖登陆的打算。
6月30日,当麦克阿瑟受领击退北朝鲜军队的任务后,他首先提出的作战计划就是在阻击人民军南进的同时,在仁川登陆,切断其补给线,然后南北夹击,一举将人民军击破。7月4日麦克阿瑟正式命令驻日本的美第1骑兵师开始进行在仁川登陆的准备。这一登陆计划代号为“兰心行动”,预定7月22日开始实施。然而人民军在战场上的迅猛推进,打乱了麦克阿瑟的如意打算,光靠已经到达朝鲜的地面部队已难以阻止人民军的推进,因此麦克阿瑟于7月10日决定取消“兰心行动”,命令整装待发的第1骑兵师改在釜山东北的近日湾登陆,投入洛东江防线的防御作战。尽管“兰心行动”已经取消,但是麦克阿瑟仍对仁川登陆念念不忘,指示在作战部长莱特准将领导下由陆、海、空三军登陆作战专家组成的联合作战计划与作战小组,继续研究在朝鲜实施登陆作战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