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仁川登陆还有一大阻碍,那就是月尾岛。进出仁川港只有一条必经航道,长约90公里,宽约1.8到2公里,水深10.8米到18米,潮水流速却是高达每小时5海里(约合9.5公里)的飞鱼航道,航道入口处就是海拔105米的月尾岛,如果不能有效压制月尾岛上的守军,登陆部队就无法安全进出飞鱼航道,而只要有一艘船在航道内被击沉,那就将彻底堵塞整个航道!
潮汐落差、泥潭、狭窄航道以及4、5米高的防波堤,都构成了登陆的重重阻碍,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教范来看,登陆地点必须具备的十大条件,仁川没有一条符合,简直可以列为最不适合登陆的地点了!——这也正是美国最高军事领导层强烈反对在仁川登陆的原因!
人民军虽然很早就关注仁川至汉城的防御,并成立了京畿道地区防御委员会和西海岸防御司令部,负责群山以北,仁川、汉城为核心地区的防御,但是在9月上旬人民军主力全部投入了对洛东江防线的攻击,在该地区只有少量部队,而且绝大多数还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组建部队,具体配置是:仁川地区只有第9师的第87步兵团、第849独立反坦克炮团以及若干海岸炮连和海岸守备队,汉城地区是新组建的第18师(该师也正在准备南下参战对洛东江防线攻击),金浦机场有第31旅步兵旅的一个营,整个仁川汉城地区的人民军总兵力不超过6000人,此外在铁原(距离汉城以北80公里)驻扎着正在整编训练中的独立第25步兵旅。人民军唯一有效的防御措施是从8月30日晚,开始在仁川附近海域布设水雷。
据朝鲜公开史料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识别了敌人的企图,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仁川至汉城的防御,粉碎敌人的进攻,阻止敌人的登陆。最高司令部指示洛东江基本战线的人民军各联合部队(即师级部队)要占据有利地形,互相保障侧翼,组织顽强防御,以对付敌人的反攻意图。并且对仁川至汉城的防御也倾注了很大注意。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自从我军反攻初期就为了加强西海岸特别是仁川至汉城地区,组织了京畿道防御军事委员会,并在这一地区部署了人民军部队和内务省警备部队。但是,当时混进该军事委员会领导地位的李承烨间谍集团,不顾党的指示,没有采取加强仁川至汉城的防御措施,并且滥用职权千方百计阻挠动员构筑防御工事所需的物资和劳力。”文中提及的李承烨是南朝鲜共产党火曜会成员,战争爆发前逃亡到北朝鲜,被任命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长,随人民军进入汉城,兼任汉城临时委员会委员长,1953年被以间谍罪和叛乱颠覆罪清洗。但是,李承烨并非军事指挥,对于有关军事方面的防御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他之所以成为京畿道防御军事委员会成员,完全是因为他此时担任着汉城临时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更重要的是,单从军事角度看,此时的人民军在仁川至汉城一线的部署,完全不是适宜于抗登陆部署的,虽然采取了诸如在月尾岛上设立海岸炮和敷设水雷等措施,但这是在美军掌握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情况下加强海岸防御的理所当然的常规而必须的举措。这一地区人民军部署重心还是准备南下参加对洛东江防线的攻击!如果人民军真的察觉美国仁川登陆企图,只要在仁川9月15日这天部署重兵,因为整个9月份只有这天的高潮才能实施登陆,挺过了这天就可以将部队从容而放心地调往洛东江。更简单的办法是在飞鱼航道上沉下一条船,就可将航道堵塞住,从而将美军的一切登陆企图化为泡影!可是,人民军什么也没做,从其部署和各种行动来看,洛东江才是其关注的重点,仁川确实是防御的薄弱之处。
海军陆战队第1师
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这场豪赌中最重要的本钱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第1师),该师最早的前身是组建于1775年的海军陆战队第1连,是美军部队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老牌劲旅之一。其所属第1陆战团成立于1846年,是海军陆战队中第一个陆战团,曾参加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以及美国历次的海外战争:19世纪80年代入侵墨西哥、1898年美西战争、1906年侵略古巴、1914年入侵墨西哥和1915年入侵海地等。陆战第1师的其余两个团第5陆战团和第7陆战团分别成立于1914年和1917年,其中第5陆战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因战功显赫而获得法国政府嘉奖。1941年2月,就是以第1、第5、第7陆战团为基础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勒热那基地组建了陆战第1师,该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尤其出色,1942年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陆战1师因其辉煌战绩与顽强斗志在美军中第一个荣获以总统名义颁发的“优异部队”奖,并因此在师徽上永远留下了“GUADALCANAL”(瓜达尔卡纳尔)的字样。随后又先后参加新不列颠岛、帛硫群岛和冲绳岛登陆作战,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王牌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