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三国时期最倒霉的皇帝——汉献帝

2010-05-27 17:51:52

来源:凤凰网

  公元215年,献帝立曹操的二女儿曹节为皇后。此前曹操已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长女曹宪,次女曹节,三女曹华都送给献帝,一同拜为贵人。伏皇后被杀后,献帝便立曹节为皇后,这也是曹操所巴望的。一来名位所至,二来更觉自己安全,三来更可名正言顺行事。为此竟不惜牺牲自己的亲骨肉,这就是政治的兽性所在。可是,曹节虽然为曹女,但嫁夫随夫,很不愿意曹氏篡权,否则,她也会同时失去后位。所以后来在曹丕几次逼宫追索皇印时,死活不给。但曹节是曹丕的亲妹妹,使者也不敢怎样。最后一次,曹节把使节叫进来,痛斥了一顿曹丕,把皇印摔到了地下,摔掉了一角。曹节摔印后大哭着喊道:老天不会保佑你长久的。显然是在骂曹丕。因这话太重了,所以宫中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仰视。这曹节只当了7年皇后便被降为了山阳公夫人,随汉献帝去山阳了。41年后死于山阳浊鹿城中。曹氏宗族以汉制仪礼与早已亡故的刘协合葬。这曹节竟是汉家王室的最后一个皇后。

  想来,这汉献帝一生虽然很是可怜但自有可恨之处。不管傀儡还是牌位,毕竟还有个牌有个位在,毕竟还有天子之名,但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能保,实有失男子的汉气,帝王之威则不消说了。如果是暗杀,也是谁也没办法的事。可是当着面就被人把自己的妻子拉走杀掉,不还有舍死一搏吗?就是平民百姓也绝不忍此之辱。人越是软弱就越被人瞧不起,就越受欺凌。汉献帝气不过时曾怒斥过曹操一次:“你若能辅佐我,就对我好点。否则你就废掉我,算你开恩了。”曹操不也吓得汗流浃背从此就不敢入宫了吗?汉献帝也有可悯处。从小就看惯了宫内的倾轧。且董卓专政时代亲眼目睹了皇帝的被废来立去,王宫妃女皇后公主的被杀头、被糟蹋,早已麻木了,吓怕了,司空见惯了。总归也是一个孬种。

  后来在曹魏政权内部也有多次反叛阴谋,但多为自发地为汉献帝更是为了汉家这块招牌鸣不平,对曹操的行为实在看不下去,正所谓人心向汉,这也是曹操始终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称帝的一个原因。但只可惜汉献帝只手已难以翻天了。

  汉献帝除了想除掉曹操外,还想用分权的办法来解除曹操的威胁。见诸史载的至少他曾先后两次想援引旧皇族来帮助自己。一次是刘备与曹操在徐州擒杀吕布后曹操带刘备回许都,引荐刘备参见献帝。献帝当场认下了这个皇叔。本想留在朝中作为自己的臂助,可是这个十分忠于自己皇族的刘皇叔面对曹操的猜忌感到有危险时,自己先脚底板抹油溜了。真真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刘备本是英雄,英雄就得以识时务为俊杰吗,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不是傻瓜吗?还有一次是献帝想调时任幽州牧的皇族刘虞来京城任太尉,掌管全国兵权。但由于途中战乱阻隔,诏令竟不得送达。不久,刘虞又去世了。在讨董卓时,袁绍曾想拥立刘虞为皇帝,在政治上与董卓挟献帝以对垒,但曹操坚决反对:“你袁绍可向刘虞称臣,我自西向尊奉献帝。”而刘虞自己也死活不干。刘虞本身虽为远支皇族,但既无野心也没什么本事。这也正是献帝悲哀之处。无论宗室、国戚、皇族、方镇均无可用之人。其实,不管世道如何纷乱如麻,政治腐败如何透顶,以天下之大岂可无一二可用之人?但时耶、势耶?凤凰毛落不如鸡。你再贵为天子,但已不能决定任何人的命运,反而自己的命运却捏在别人手里,哪里还有向心力了呢?尽管人心向汉,不过是一种情感怀旧恋故而已,已无人再肯为这个失势的皇帝卖命了。各路英雄豪杰宁肯投奔军阀也不再到这帝王危主身边来了。更何况曹操羽翼已成,朝中旧臣有许多忠于汉室的多无大能为,被董卓、王允、李傕、曹操四次清除如割韭菜般除净了。尤其到了曹操专政时代,连皇帝周围的侍者、信使、宿卫都是曹操的人,东汉王朝的政治基础、政治权力机构早都被汉家自立的牧守制与董卓曹操等专政者一点点摧毁净尽了。且曹操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染指朝政,朝臣中有敢直接向献帝“汇报工作”的,马上当场杀掉,曹操专政到如此地步,这才叫专政。曹操时代唯一能让献帝宽慰的是荀彧。尽管荀彧也是曹操用来控制献帝的最主要机密心腹,但荀彧是既为曹操出主意献计策,平定铲除各路军阀,同时也对汉献帝十分尊重,尽行臣下之礼,真的把自己当汉臣,把献帝当汉帝。所以,当曹操要称魏公时,荀彧并不赞成。看来曹操是很忌惮荀彧的,他一反对,曹操就不敢称公。但他的政治欲望驱使他谁挡道就搬掉谁。尽管荀彧为他立过许多大功,为他看家守城,保证前线供给、后方安全,为他出谋划策。他也称荀彧等于是他的张良,可最终还是把他逼死了。荀彧死后,曹操就顺利地称魏公了。但汉献帝为荀彧的死去着实地好大悲伤,从此,再也没有人把他真正当汉家皇帝来礼遇了。

  • 相关阅读
  • 真实三国:诸葛亮如何摆平蜀汉各派系

      一  一体、和睦是孔明致力的目标。蜀的政权,是由各种不同出身的人所构成的,有从前就跟着刘备的嫡系部队,有在荆州才归顺的人,还有蜀的当地人士、五斗米道信徒、类似马超这样的外来军阀,以及来自各地的少数...

    时间:05-27
  • 宋美龄婚前在上海的求职生涯

      1917 年夏天,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为期八年的留学生生活,于当年8 月只身返回上海。她回到上海的初期,就一心渴望到社会上去供职,可是由于其父宋嘉树的坚决反对,宋美龄在上海家中曾度过一段苦恼的家居生活。直到...

    时间:05-27
  • 《十月围城》历史真相:“姐妹花”智救孙中山

      近期热映的电影《十月围城》,引发了新一轮“孙中山热”。影片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对此,历史学家表示,这部...

    时间:05-27
  • 上高之战: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最精彩一战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蒋介石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

    时间:05-27
  • 林彪急于夺权时的刘伯承:被强行疏散到武汉

      五位元帅西山会晤  1966年5月,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大劫难。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办公室被撤销,战略小组也徒有虚名,同其他许多部门一样,实际上停止了工作。从此以后,刘伯承...

    时间:05-27
  • 秦晖:《论语》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丧家不是贬夫子 看家方为污仲尼  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本书我看了之后获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请教过关于《论语》的一些看法。  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本书的轰动原因一半在内容,...

    时间:05-27
  • 苏联曾组建“超人”部队PK美国“通灵部队”

      冷战末期,为应对美国所谓的“通灵部队”,苏联组建了一支绝密的精神部队,代号10003。由此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一场秘密的“精神战”。转眼20多年过去了,这支部队仍鲜为人知,俄罗...

    时间:05-27
  • 明朝怪事:一个假太监如何从南京一路骗到福州

      大太监南下吓软官员一大片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是一名太监,名叫汪直。  汪直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

    时间:05-27
  • 清朝用89年时间建避暑山庄 为避暑还是另有深意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