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鲁迅唯一的西北之行

鲁迅唯一的西北之行

2014-01-13 17:43:05

  关于这个待遇,后来又流传了鲁迅一个“感人”的故事。鲁迅逝世后,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和我商量,只要够旅费,我们应该把陕西人的钱在陕西用掉。后来打听到易俗社的戏曲学校和戏园经费困难,我们便捐了一点钱给易俗社。西北大学的工友们招呼得很周到,鲁迅先生主张多给钱。

  孙伏园在说这个故事时还拉了两位先生作陪衬,一位不愿捐一位不愿多给。这件事后来载入很多鲁迅传,并把它当做鲁迅慷慨人格的例证。

  但我们看鲁迅日记,并没有看到将钱全花在陕西和多捐的记载,相反,第一笔钱拿到后,第二天他即托孙伏园到邮局给北京寄回86元还新潮社的账,第二笔钱拿到后,当即托陈定谟寄回北京50元。如说鲁迅给陕西留钱,除了买古董古籍花了那32元外,他确实给易俗社捐了50元。其余并没有看到鲁迅为什么东西和什么人花去大数目。

  易俗社1912年7月成立,宗旨为“编演新戏曲,改造旧社会”,鲁迅在西安时,曾五次观看该社演出,可能有感于陕西人的慷慨,有感于易俗社的宗旨和现状,鲁迅在临行前捐了钱,这个数目也不少,也能表现出鲁迅的慷慨,但非要说鲁迅要把钱都花在陕西,我们还是应该从史料出发尽可能还原历史本相,这样可能更符合鲁迅朴素的面孔。

  给陆军学生讲小说史

  鲁迅课讲完后,又应邀于30日到讲武学堂给陆军学生讲演了一次。

  关于这次讲演,又流传出了鲁迅一个不愿替军阀粉饰的故事。据林志浩先生《鲁迅传》记载,“统治陕西的督军兼省长刘镇华,为了沽名钓誉,粉饰门面,托人请鲁迅给士兵和下级军官讲演,题目嘛,希望换一个,不要再讲小说史。他妄想鲁迅会像半年多以前康有为来西安讲学那样,借题发挥,替他吹捧一番。但鲁迅却机智地回答说:‘讲演,可以,但讲的题目,仍然是小说史,因为我只会讲小说史。’给了这个封疆大吏一个软钉子,碰得他十分气愤,就要撕下‘礼贤下士’的假面具。后经人劝解,才告平息。”

  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也持此说。

  在鲁迅日记里,没有记载这样的事,相反,在临行前一晚,“刘省长在易俗社设宴演剧饯行,至夜又送来《颜勤礼碑》十份,《李二曲集》一部,杞果、蒲陶、蒺藜、花生各二合”。如果鲁迅真要像上面描写那样,为什么还会收下这等东西呢?

  鲁迅回到北京下车时,“税关见所携小古物数事,视为奇货,甚刁难,良久始已”,连这种让人气愤的小事都用冷峻的笔简洁记下,如果真的出现上述情景,以鲁迅性格,我想他会在日记中有所流露的。

  今天看来,鲁迅给士兵和下级军官讲小说史,他们中会有多少人听得懂呢?鲁迅日记里记载,此次讲演只讲了约半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小说史又能说出一个什么所以然。如真有上述情景的话,我倒觉得鲁迅还真不如换个题目的好,比如说说一个好的士兵应该如何保家卫民,非要去讲小说史,则应是鲁迅的不近情理的执拗吧。

  鲁迅一小段人生历程,就有那么多人为拔高的附加。看来如果真想让鲁迅走下神坛,或让鲁迅研究走向深入,在历史背景下从史料出发“还原”他的任务还很艰巨。(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跳出“鲁迅”看鲁迅

    一直以来,研究鲁迅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而在画家刘春杰这本《私想鲁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却和时下的鲁迅热有所区别。...

    时间:12-09
  • 鲁迅等名家作品或出英文本 首批300种中文书将输出

      11日译林出版社透露,在10月9日举行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译林出版社与世界六大出版商之一的西蒙·舒斯特公司签订发行与出版的协议,包括《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金色笔记》在内的300种中译本将以电子书形式向...

    时间:10-14
  • “2013鲁迅文化奖”评选启动 十二项大奖12月初揭晓

      “2013鲁迅文化奖”评选启动仪式23日在京举行。鲁迅之孙周令飞出席并表示,鲁迅文化奖的设立,意义在于传承鲁迅的革新精神,支持创新,为中国发现创造的力量。  鲁迅文化奖由搜狐网与鲁迅文化基金会...

    时间:09-25
  • 鲁迅文章退出语文教材? 人教社:这是个伪话题

      近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据媒体报道,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课文总量没变,依然是30篇,但更换了9篇课文,新教材在编排顺序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鲁迅...

    时间:09-11
  • 90岁黄永玉驳鲁迅名言:干吗要活在人的心上 用得着吗

      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出生于常德县,祖籍湘西凤凰,土家族人,中国画家。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画画及木刻谋生。...

    时间:09-11
  • 鲁迅先生的尊师

      人生路上,在诸多的老师中,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  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

    时间:09-10
  • 人教社:删除鲁迅文章并非因其不合主旋律

      近日有媒体爆料,今年5月出版的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意味着人教版教材彻底没有了鲁迅作品。网友纷纷热议此事,有网友认为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难,也有人表示经典作品...

    时间:09-06
  • 王学进:鲁迅作品怎会与主旋律不一致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初一教材仅存的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也被删除了。其余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鲁迅的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对此,凤城初中的薛老师...

    时间:09-04
  •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除鲁迅文章 作家称过于深刻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时间:09-04
  • 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调整 鲁迅《风筝》退出

      随着成都中小学开学,几位拿到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初一语文老师都发现了其中的变化很大: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有9篇课文被调换,其中包括教材使用多年的鲁迅的散文诗《风筝》。对此,出版社的编辑说,《风筝》对于初一...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