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1921年田汉最早白话翻译莎士比亚剧《哈姆雷特》

2014-12-24 14:23:31 来源:北京晨报 陈辉

  新中国成立后,以朱生豪的译本为底本,遍邀全国莎学界学者、翻译家校订、增补,当时认为有37部剧本,所以其余的6个剧本用的是方平、方重、章益、杨周涵译出补齐的,这是我们大陆的第一套《莎士比亚全集》的译本。

  莎士比亚原作都是诗

  以后有译林出版社1998年的译本,同样是以朱生豪先生译本为底本。1957年时,台湾学者也以朱生豪先生译本为底本,出了《莎士比亚全集》。十年后,就是梁实秋先生又推出了一个版本,也只有37部剧作。

  这四个全集有两个体系,一是朱生豪体系,一是梁实秋体系,都是散文体的翻译。但莎士比亚剧本原本就是诗体剧本,因为伊丽莎白时代就是诗剧时代,我们出版的这套方平先生的译本,是华语世界第一套的诗体《莎士比亚全集》。

  除了诗体之外,还由于它的晚出,得以充分吸收国际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比如把目前国际公认的39部莎氏作品全部收入(增加了历史剧《爱德华三世》和传奇剧《两贵亲》),另外增补了张冲老师翻译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确认是莎士比亚作品的长诗《悼亡》。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出版在中国的出版史上肯定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用生命翻译的一套书

  这套全集的译者方平先生是2008年9月份过世的,我听方平先生的儿子说,先生过世前,他在病床上,基本上脑子已经糊涂了,但他捧着一本《莎士比亚》,一直在念,觉得自己好像还在修订、推敲字句的。这真的非常感人。

  我们这本书出来以后我先把样书给了方平先生的儿子,他马上给我回了电话,说太好了,书能出来真是太好了,清明节扫墓他要捧一套给他的父亲看看,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以诗译诗不容易

  以诗译诗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难。在华语界,曹禺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个诗体的译本,而真正开始大规模尝试以诗译诗的是孙大雨先生,因为孙大雨先生既是诗人又是教授,他当时有个完整的理论的,首创以“诗组”代原作音步的译法,他译了八部作品,包括四大悲剧。再有就是卞之琳先生,他在大雨先生译诗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顿代步、等行翻译”法,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作为其诗体翻译成果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