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

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

2014-12-24 14:24:35

来源:葛涛

  未名社在1925年成立时的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台静农和韦丛芜等6人,目前除了鲁迅之外,还有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等也已经陆续出版了文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文集失收了一些文章和书信。笔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资料部陆续查找出这些文集失收的7封书信,现介绍如下:

  一、李霁野的集外书信

  1.李霁野1930年5月2日致许寿裳信

  季茀先生:

  前次快信,想已达览,译稿原想暂存上海,托友人走取另行设法,现在以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适逢有几个熟人愿看一看,顺便也可以把译文修改一翻[番],所以再劳先生嘱沪方将该稿以快件(不用航空)寄下,谢谢。附邮票一元,作为稿件邮资,望转去。匆上,即祝近安!

  霁野敬启

  五月二日

  从这封信的内容和时间来看,信中所说的译稿应当是李霁野翻译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损害的》,李霁野曾拜托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帮助出版该书。这部书后来在1934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2.李霁野、台静农1933年8月23日致开明书店的信

  鲁迅在1933年8月30日致信开明书店,询问办理取书款的手续:“径启者:倾得未名社来函并收条。函今寄奉;其收条上未填数目及日期,希即由贵局示知,以便填写并如期走领为荷。”鲁迅这封信中所说的未名社来函保存下来,全文如下:

  开明书店执事先生:

  贵店第二次应付未名社之款,早已到期,现已备妥收据,另行寄给鲁迅先生,请他在收据上签字盖章取款,希即照付为荷。该款数目因韦丛芜君他去,契约不在手头,已通知鲁迅先生去贵店询明填写。第三次付款期已将届,一切手续当照一二次办理,不另奉函矣。专此即颂大安!

  李霁野(印章)

  台静农(印章)

  八月廿三日

  从这封信所用信纸的顶端带有的“Departmengt  of English  Women’s Normal College  of Hopei Tientsin ,China(中国河北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字样,可以推测出这封信是由在该校任教的李霁野执笔撰写的。另外,这封信的内容是通知开明书店付款给鲁迅,对于鲁迅在1933年8月30日致开明书店的那封信具有补充作用,应当作为鲁迅书信的附件收入《鲁迅全集》之中。

  3.李霁野1959年4月17日致许广平信

  广平同志:

  这次在绍兴住了近十天,看看鲁迅先生的创作环境,觉得很有兴趣。现已成立招待所,外宾年年不少人去。

  来前接到留法学生所译,在巴黎出版的“故事新编”,装印颇佳。此人曾译“红楼梦”,妻为法师范学院毕业生,译文大概不差,书已转赠纪念馆。

  前后写诗十首,录上请指教。

  祝健好!

  霁野上

  四月十七日下午

  1959年春天,李霁野访问上海和绍兴,拜谒了鲁迅墓,参观了鲁迅故居,因此写了10首关于鲁迅的旧体诗,并抄送给许广平请教。这封信中所提到的法文版《故事新编》,是法国华裔翻译家李治华翻译的,该书在1959年由巴黎Gallimard出版社出版。李治华还与法国籍夫人雅克琳·阿雷扎从1954年开始共同翻译《红楼梦》,历时27年,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法文版的《红楼梦》。

  4.李霁野1965年4月16日致许广平信

  景宋同志:

  接来信,承见赠鲁迅先生手迹影印本,至感。不日南大有人去京开会,当托他走取;您常在外忙工作,给家里人留一句话即可。去沪开会,曾谒先生墓,照几张相,现寄上。

  此致敬礼!

  文贞致候

  李霁野

  • 相关阅读
  • 揭“百年语文第一书”:留西学东渐、新旧交替印记

    读史:《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号称“百年语文第一书”,最近新星出版社出了新版。该书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一切,...

    时间:12-24
  • 胡愈之筹办“光明日报” 观感“新政协”的“新气象”

      全国解放初期,胡愈之筹办了著名的《光明日报》,并担任该报首任总编。在“新政协”会议召开之时,胡愈之通过《光明日报》,参与、记录、见证了“新政协”从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并发表了自...

    时间:12-24
  • 未名”鸿印

     鲁迅一生扶持、帮助过许多文学青年,其中以组建“未名社”的形式给予一群年轻人的帮助与扶持,应该说最具典型性。  按通常说法,未名社只有6个人:鲁迅、曹靖华、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mdas...

    时间:12-24
  • 1921年田汉最早白话翻译莎士比亚剧《哈姆雷特》

      今年4月23日,是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纪念日,适逢此时,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新译《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是人类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伟人,他将悲剧艺术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古希腊的...

    时间:12-24
  •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墨子(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1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

    时间:12-24
  • 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谋求与孙中山会晤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

    时间:12-24
  • 《采茶词》与茶文化的东学西渐

    松萝茶  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是绵延近千年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其境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茶叶早在唐代已负盛名。南唐刘津的《婺源诸县都置制笠新城记》曾记载:“婺源、浮...

    时间:12-24
  • 夏丏尊3天读完《爱的教育》 为书中人物流泪

    夏丏尊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100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

    时间:12-24
  • 黄昌澍:参与《辞海》编写的畜牧兽医学家

    黄昌澍在家中书房黄昌澍译着《家畜的放牧》执教于国立浙江大学期间与人合作编著的《养蜂法》  编者按  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和老革命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