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采茶词》与茶文化的东学西渐

《采茶词》与茶文化的东学西渐

2014-12-24 14:19:3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松萝茶松萝茶

  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是绵延近千年的古徽州“一府六邑”,其境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茶叶早在唐代已负盛名。南唐刘津的《婺源诸县都置制笠新城记》曾记载:“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陆羽《茶经》中也有茶“生婺源山谷”的说法。但凡中国茶乡,山间水畔的“茶鼎煎正熟”之时,必然要有“诗情森欲动”的。自唐以降,历代吟咏徽州茶乡的诗词很多,尤以反映茶事、茶情、茶风的竹枝词清丽淳朴,音韵琅然。现存徽州茶乡竹枝词数量不少,被苏曼殊辑入《文学因缘》一书中的《采茶词三十首》,就是其中一组完整的竹枝词。“它即景即情的感怀,如同仙露明珠般的朗润,亲切细腻地描绘出一幅徽州茶乡,特别是松萝山茶区的风情画卷。历代茶诗茶词中述及采茶场景甚多,但如此多篇且充满诗情画意的竹枝词也是难得一见。同时,这些竹枝词提及的徽州休宁、婺源和松萝茶等,更是一份难得的近代茶文化研究资料。”(郑毅:《徽州、茶、竹枝词》)

约翰·戴维斯爵士约翰·戴维斯爵士

  苏曼殊并未说明作者是何人,只注明英译者是“茂叟”,是以这一组诗歌的真实作者长期以来都是“佚名”。而这一组诗有别于其他茶乡竹枝词之处,不仅仅在于篇幅整齐或堪为本土茶文化研究提供借鉴,更在于为中国茶文化的西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组《采茶词》见证了中国茶与茶文化进入西方的历史进程,而且至今仍是西方语境里中国茶文化的生动表述。值此“ 徽州学热”在国内外学界方兴未艾之际,笔者认为,对这一组诗歌的作者、英译以及在英美流播的情况,有必要追本溯源,厘清脉络,重新认识《采茶词》及其历史价值。

  这组诗最早于1840年发表在《中国丛报》第八卷的《中国诗歌》栏目里。译者茂叟曾是英国驻香港总督府的高级官员,后执教于牛津大学,本名W. T. Mercer,生于1822年,卒于1879年。1835年前后,他任香港殖民地大臣(the Colonial Secretary) 期间,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不少从事中英贸易的商人,其中就包括徽商。据译文前所附编者按说,茂叟自一位徽州茶商处得到这组诗之时,诗写在“一种极为精致,印有花边的红笺上”。———大约是茶商将这组诗的书法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茂叟。徽商大多通文墨,读书明理,至于这位茶商是否就是原作者,此处没有述及。茂叟生平嗜茶,得到这组诗之后甚为喜爱,便亲自动手译成英文。该诗刊发时配有原文,原诗题为《春园采茶词三十首》(Chun yuen tsae cha sze. Sansheih show),作者是“海阳亦馨主人李亦青”。 据明清徽商研究学者唐力行先生介绍,李亦青当是屯溪知名茶号李祥记的主人。

 1/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揭“百年语文第一书”:留西学东渐、新旧交替印记

    读史:《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号称“百年语文第一书”,最近新星出版社出了新版。该书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一切,...

    时间:12-24
  • 胡愈之筹办“光明日报” 观感“新政协”的“新气象”

      全国解放初期,胡愈之筹办了著名的《光明日报》,并担任该报首任总编。在“新政协”会议召开之时,胡愈之通过《光明日报》,参与、记录、见证了“新政协”从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并发表了自...

    时间:12-24
  • 未名”鸿印

     鲁迅一生扶持、帮助过许多文学青年,其中以组建“未名社”的形式给予一群年轻人的帮助与扶持,应该说最具典型性。  按通常说法,未名社只有6个人:鲁迅、曹靖华、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mdas...

    时间:12-24
  • 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

      未名社在1925年成立时的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台静农和韦丛芜等6人,目前除了鲁迅之外,还有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等也已经陆续出版了文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文集失收了一些文章和书信。笔...

    时间:12-24
  • 1921年田汉最早白话翻译莎士比亚剧《哈姆雷特》

      今年4月23日,是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纪念日,适逢此时,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新译《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是人类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伟人,他将悲剧艺术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古希腊的...

    时间:12-24
  •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墨子(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1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

    时间:12-24
  • 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谋求与孙中山会晤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

    时间:12-24
  • 夏丏尊3天读完《爱的教育》 为书中人物流泪

    夏丏尊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100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

    时间:12-24
  • 黄昌澍:参与《辞海》编写的畜牧兽医学家

    黄昌澍在家中书房黄昌澍译着《家畜的放牧》执教于国立浙江大学期间与人合作编著的《养蜂法》  编者按  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和老革命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