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采茶词》与茶文化的东学西渐

《采茶词》与茶文化的东学西渐

2014-12-24 14:19:3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有山有水更有茶的徽州,是商贾之乡,更为“东南邹鲁”。自晋时开始,徽州人凭借本土茶、木两业的资源优势离乡经商,蔚然成风。至明清,随着茶叶需求量的激增,徽州茶叶生产在原有基础上迅速发展,一大批资本雄厚的徽州茶商更应时应运而生,足迹几半宇内,一度执茶叶贸易之牛耳。

  到光绪年间,“徽茶内销不及十分之一二,外销者常及十分之八九。” 徽州茶商的贸易网络直至海外。在被太平天国运动阻断通路以前,徽州茶商的出口贸易长期以广州为口岸,依靠粤商与洋行交涉。苏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其祖父苏瑞文以经营进出口业发家,其父苏杰生正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经营茶叶生意。苏曼殊很可能因其父的关系,从洋行的渠道见到这一组诗的抄本,后来将其收录于《文学因缘》中,《采茶词》的原文于是得以在本土被保存并流传。

  茂叟常驻香港,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文化源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名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的英译本《诗经》付印之前,曾请他帮忙校对过,足见文学翻译虽非茂叟专长,但在当时也颇有文名。茂叟翻译《采茶词》,声明没有要让译文接近英文诗歌传统的意思,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再现中国茶文化的原汁原味。暂且不论茂叟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这组译诗一经发表即受到诸多关注却是一个事实。短短数年之后,这组译诗便再次出现在《中国总论》这一部鸿篇巨著里。

  1848年出版的《中国总论》分上下两卷,是知名美国汉学家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的代表作。第一卷中对中国的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包装、销售有详尽论述,并以“Ballad on Picking Tea”为题,完整收录了《采茶词》的茂叟译文(见于该卷第577—581页)。卫三畏是美国首位汉学教授,汉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作为美国汉学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国总论》集19世纪国际汉学研究之大成,其内容正如此书后来修订版的副标题所总结的,是一部关于“中华帝国的地理、政府、文学、社会生活、艺术、历史及其居民”的百科全书。直到如今,这部书也还是美国的学生、学者以及普通大众了解中国的重要参考资料。《采茶词》列于此书正文之内,无异于青蝇之附于骥尾,迅速被带进了一个更广大的读者群里。

  另一位具有丰富汉文学知识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汉学家约翰·戴维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又译德庇士),也很早就注意到了《采茶词》,并且十分喜爱。戴维斯早年前往中国,曾担任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首任大班以及英国政府驻华商务总监,并于1844年出任第二任香港总督。这位乐于品茶又对中国文学很感兴趣的地道“中国通”读到《中国丛报》刊载的《采茶词》之后,认为“年轻姑娘们吟唱的这些歌谣,描绘出景物、气候、她们的内心感受……等等,呈现出自然的,有趣、欢快而近于天真形象。”为此戴维斯提笔再译《采茶词》,而且在他自己的著述《汉文诗解》里将原文也完整转录。

  • 相关阅读
  • 揭“百年语文第一书”:留西学东渐、新旧交替印记

    读史:《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号称“百年语文第一书”,最近新星出版社出了新版。该书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一切,...

    时间:12-24
  • 胡愈之筹办“光明日报” 观感“新政协”的“新气象”

      全国解放初期,胡愈之筹办了著名的《光明日报》,并担任该报首任总编。在“新政协”会议召开之时,胡愈之通过《光明日报》,参与、记录、见证了“新政协”从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并发表了自...

    时间:12-24
  • 未名”鸿印

     鲁迅一生扶持、帮助过许多文学青年,其中以组建“未名社”的形式给予一群年轻人的帮助与扶持,应该说最具典型性。  按通常说法,未名社只有6个人:鲁迅、曹靖华、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mdas...

    时间:12-24
  • 未名社成员七封集外书信考释

      未名社在1925年成立时的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曹靖华、台静农和韦丛芜等6人,目前除了鲁迅之外,还有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等也已经陆续出版了文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文集失收了一些文章和书信。笔...

    时间:12-24
  • 1921年田汉最早白话翻译莎士比亚剧《哈姆雷特》

      今年4月23日,是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450周年诞辰纪念日,适逢此时,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新译《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是人类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伟人,他将悲剧艺术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古希腊的...

    时间:12-24
  •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墨子(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1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

    时间:12-24
  • 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谋求与孙中山会晤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

    时间:12-24
  • 夏丏尊3天读完《爱的教育》 为书中人物流泪

    夏丏尊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100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

    时间:12-24
  • 黄昌澍:参与《辞海》编写的畜牧兽医学家

    黄昌澍在家中书房黄昌澍译着《家畜的放牧》执教于国立浙江大学期间与人合作编著的《养蜂法》  编者按  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艺术家和老革命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