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宋先生:
我今天很荣幸地第一次给您写信。
这次承曹先生鼓励,使我有勇气来试写鲁迅先生故事。我曾对曹先生说:假如我试写的万一有发表的可能。则我有一诚恳的要求:就是在未发表之前,务恳您和曹先生审阅以后方付排。想先生一定允许我这由衷的恳求吧。肃此敬颂撰安!
晚 潘德枫 谨上
九,十九
从这封信的信封上的落款:“南京汉中路牌楼巷51号曹寄”可以看出,这封信是曹靖华在1946年5月随中苏文化协会从重庆迁到南京之后写的,但是因为邮戳模糊,无法辨认出准确的时间。考虑到曹靖华在1948年7月即因接到警报而只身离开南京北上任教,所以这封信大致可以断定是在1946年9月18日或1947年9月18日所写的。另外,曹靖华在这封信中提到的苏联作家左琴科撰写的《列宁的故事》,其实,把左琴科撰写的《列宁的故事》翻译成中文的译者就是曹靖华。他从1942年1月20日开始翻译左琴科所写的《列宁的故事》之一《逃亡》,后来他又把所翻译的列宁的故事和一些苏联的民间故事一起编成《列宁的故事》(苏联民间故事选集)一书,由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在1946年出版。或许,潘德枫就是受到曹靖华翻译《列宁的故事》一书的启发,再加上1946年是鲁迅逝世10周年,上海等地都在筹备举行纪念活动,由此萌发了撰写《鲁迅的故事》一书的设想。因此,笔者倾向于把这封信的写作时间断定在1946年9月18日。
结 语
未名社后来发生了分裂,鲁迅在1931年5月声明退出未名社,未名社也最终在1933年春宣告解散,但是未名社虽然解散了,未名社的主要成员李霁野、曹靖华等人此后和鲁迅仍然有联系,并在鲁迅逝世后成为鲁迅精神的弘扬者,对于传播和研究鲁迅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上述的这几封书信就是未名社主要成员李霁野、曹靖华在鲁迅生前和逝后与鲁迅夫人许广平保持联系的一个历史的见证,希望今后在增补李霁野、曹靖华等人的文集时把上述的书信收入到其个人的文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