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一劳累就听不清?小心“低频听力下降”!

一劳累就听不清?小心“低频听力下降”!

2014-03-03 09:16:00

来源:广州日报

    该病起病“低调”,容易反复发作,高危人群需警惕

    年轻人经常熬夜,长期情绪紧张,要小心“低频听力下降”找上门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陈锡辉主任医师指出,“低频听力下降”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由于该病具有起病“低调”、反复发作的特点,经常过劳的金融界、IT界和传媒界人士需特别警惕。

    金融界、IT界人士高发

    35岁的林先生在银行工作。两年前,在连续一个月加班后他突然出现耳鸣,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话,需要让对方重复说几遍。到医院检查后,林先生被确诊为“低频听力下降”。

    “‘低频听力下降’以前被列入突发性耳聋的一种形式,但近几年业界将其单列为一种耳病,认为需要得到公众的重视。”陈锡辉说,“低频听力下降”的病人多具有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长期过劳等特点,金融界、IT界和传媒界等过劳行业常有病人“扎堆”。有学者认为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听力便受到损害。

    该病的突出表现是病人的低频听力受到损害,听力范围收窄,当声音分贝超过某一区间时,病人就会觉得吵得无法忍受,当声音分贝低于某一数值时,病人又听不清楚。由于男性声音低沉,很多病人反映“女人说话听得清,男人说话听不清”。由于耳具有维持人体平衡的功能,除了听力下降,病人还会出现眩晕的症状。

    熬夜工作后易发作

    “低频听力下降”容易反复发作,症状从轻入重。“首次发病时,如果及时治疗,很多病人可以完全恢复。如果频繁发作,听力可能逐渐受到永久损害。”陈锡辉说,有的病人每隔几周就发作一次,甚至到了只要一熬夜工作就会“中招”的程度,令人苦不堪言。

    由于“低频听力下降”只是对某一段频率的听力下降,发病时容易被病人忽视,导致错失抢救听力的黄金时间。陈锡辉说,听力出现问题时最好在当天就诊,最迟不要超过一周。激素和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还可采用“体外反搏”以增加包括耳部器官在内的头部血液供应量,或加上高压氧治疗。

    “年轻人出现听力损害,往往与缺血没有太大关系,更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引发。”陈锡辉建议,要保护听力,除了少用塞入式耳机,避免在高噪音环境下逗留太久,年轻人还要注意工作和生活松弛有度,不能24小时活在工作中,不要经常熬夜,以免降低免疫力。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要及早治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李绍斌)

  • 相关阅读
  • 21道题测测你身边老人患老年痴呆症风险有多高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纳逊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测试老年痴呆症的新方法。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发明者迈克尔·马里克-艾哈迈迪介绍,它预测的准确性接近90%,但必须由专业医生做出最后的确诊。...

    时间:03-03
  • 爱耳从娃娃抓起 孩子抓耳挠腮当心急性中耳炎

    谈到儿童急性中耳炎,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喉科研究中心的李厚恩副主任医师解释说,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冬、春季儿童的多发病,多见于1-6岁的儿童。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常常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甚至脓性分泌物渗出,可刺激鼓膜,造成耳朵疼痛难忍。...

    时间:03-03
  • 耳病不早治警惕7种聋:听神经瘤 中耳癌

    专家提醒,大部分耳病是可以治愈的,但人们不善早发现、早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疗效不佳  小伙耳朵流脓6年,居然只是吃吃消炎药,结果造成中耳炎并发脑脓肿,差点丧命;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如发现小儿有听力下降的迹象,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影响小儿的听觉及语言发育。...

    时间:03-03
  • 低频耳聋悄然侵袭白领 听不见男人说话声音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记者了解到,现在一种新的“劳累病”——“低频耳聋”在工作忙碌、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群中上升很快。根据病变部位,耳聋分“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等,而“重女轻男”的低频耳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低频损失为主型。...

    时间:03-03
  • 罕见病摄影展在京举行:他们不需要怜悯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主任黄如方,是一名“瓷娃娃”,已成年的他身高只有1米。...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