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耳病不早治警惕7种聋:听神经瘤 中耳癌

耳病不早治警惕7种聋:听神经瘤 中耳癌

2014-03-03 09:16:00

来源:广州日报

(Gettyimages供图)

    专家提醒,大部分耳病是可以治愈的,但人们不善早发现、早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疗效不佳

    小伙耳朵流脓6年,居然只是吃吃消炎药,结果造成中耳炎并发脑脓肿,差点丧命;吴阿姨多年听力下降、有耳鸣,不以为意,直至出现面瘫并加重才上医院,摘除“捣乱”的听神经瘤保了命,面瘫却治不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吴佩娜说:“耳聋没得治”的说法早就过时了,随着生物医学快速进步,目前大部分的耳聋疾病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干预得到治愈或改善。她提供7种耳聋疾病的临床病例,呼吁人们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治疗耳病。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例:王先生23岁,6年前开始出现右耳反复流脓,伴有听力进行性下降,但他一直未予重视。1个月前,王先生开始出现右耳流脓增多,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到当地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王先生不得已才到医院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右侧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脑脓肿,病情十分凶险。经耳鼻喉科医生和脑外科医生联合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王先生的病情才逐渐恢复。

    专家剖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耳聋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耳流脓和听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并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王先生的案例警示人们,即使是普通的耳科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也可能致命。

    2.听神经瘤

    病例:吴阿姨今年57岁,6年前开始出现右耳轻度听力下降和耳鸣,并无其他不适,便一直未到医院检查。3个月前吴阿姨开始出现右侧面瘫,并逐渐加重。吴阿姨赶紧到医院就诊,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处有一个较大的肿瘤,遂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听神经瘤。吴阿姨经手术治疗后,虽然去除了可能致命的“定时炸弹”,但由于延误了病情,面神经受损严重,面瘫恢复不理想,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专家剖析: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听神经的良性肿瘤,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面瘫。听神经瘤由于生长隐蔽,易漏诊,如出现单侧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耳鸣,需到医院进行听力学和影像学的检查,可及时发现听神经瘤,并根据其大小和损害程度来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中耳癌

    病例:49岁的杨先生自幼患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年前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并伴有耳痛,曾到当地医院按“中耳炎”治疗,症状无好转。3个月前,杨先生右耳疼痛加重,并出现右耳流血和右侧面瘫,到上级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右侧中耳癌,由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大,已经错失手术治疗的时机,只能进行姑息性放疗和化疗,并不能彻底根治肿瘤。

    专家剖析:

    中耳癌是恶性肿瘤,约80%的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早期可表现为耳流血、耳痛、听力下降等,晚期可累及邻近的血管和神经,甚至危及生命。由于中耳癌容易侵犯邻近的重要神经、大血管及颅内结构,需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出现单耳听力下降,伴有耳痛、耳流血等症状,需警惕中耳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

    4.耳硬化症

    病例:何女士今年49岁,20年前开始出现双耳听力缓慢下降,曾到基层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近两年来,何女士感到听力下降明显,经常听不清,而且还伴有耳鸣。到上级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耳硬化症,经手术治疗后,何女士双耳听力明显改善,耳鸣也减轻了。

    专家剖析:

    耳硬化症是由于中耳听骨链固定导致的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耳部体检常无异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有效恢复听力。由于耳硬化症起病隐蔽,进展缓慢,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中年人如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双侧进行性听力下降,建议到医院进行听力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耳硬化症。

    5.突发性耳聋

    病例:林先生是一位公司职员,在熬夜加班一晚后,发现自己左耳听力明显下降,还伴有耳鸣和眩晕,到医院急诊,发现为左耳突发性耳聋。经住院治疗一周后,左耳听力恢复正常,耳鸣和眩晕也基本消失。

    专家剖析: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发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是血管病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损伤所致,通常于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后出现。突发性耳聋以药物治疗为主,需尽早治疗,病程超过一个月者,效果往往欠佳。预防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

    6.老年性耳聋

    病例:黄伯今年70岁了,退休后常和小区内的老人一起下棋、唱歌,生活轻松惬意。3年前,黄伯的双耳开始“不灵”了,与他人的交流较为费力,出门的次数也少了,脾气也暴躁了许多。今年黄伯到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被诊断为老年性耳聋,并佩戴了助听器,听力得到了提高,与他人恢复正常交流。

    专家剖析: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或听神经的退行性病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发生于60岁以上,是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老年性耳聋虽然是生理性机能衰退现象,但由于听力障碍导致了社会功能减退,可引起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老年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配戴助听器提高听力,严重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7.分泌性中耳炎

    病例:小宇是一位7岁男孩,近一年来,家人和老师都发现小宇变得“很迟钝”——看电视时经常把声音调得很大声,与人交流都是慢一拍才反应得过来;上课时神情呆滞,经常弄不懂老师说什么、问什么。家人带小宇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双侧分泌性中耳炎,经治疗后,小宇的听力明显改善。

    专家剖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阻塞导致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其主要的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如发现小儿有听力下降的迹象,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影响小儿的听觉及语言发育。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吴佩娜 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郝黎、张丹娜

  • 相关阅读
  • 21道题测测你身边老人患老年痴呆症风险有多高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巴纳逊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测试老年痴呆症的新方法。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发明者迈克尔·马里克-艾哈迈迪介绍,它预测的准确性接近90%,但必须由专业医生做出最后的确诊。...

    时间:03-03
  • 爱耳从娃娃抓起 孩子抓耳挠腮当心急性中耳炎

    谈到儿童急性中耳炎,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喉科研究中心的李厚恩副主任医师解释说,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冬、春季儿童的多发病,多见于1-6岁的儿童。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常常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甚至脓性分泌物渗出,可刺激鼓膜,造成耳朵疼痛难忍。...

    时间:03-03
  • 一劳累就听不清?小心“低频听力下降”!

    “‘低频听力下降’以前被列入突发性耳聋的一种形式,但近几年业界将其单列为一种耳病,认为需要得到公众的重视。由于“低频听力下降”只是对某一段频率的听力下降,发病时容易被病人忽视,导致错失抢救听力的黄金时间。...

    时间:03-03
  • 低频耳聋悄然侵袭白领 听不见男人说话声音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记者了解到,现在一种新的“劳累病”——“低频耳聋”在工作忙碌、压力大、经常熬夜的人群中上升很快。根据病变部位,耳聋分“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等,而“重女轻男”的低频耳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低频损失为主型。...

    时间:03-03
  • 罕见病摄影展在京举行:他们不需要怜悯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主任黄如方,是一名“瓷娃娃”,已成年的他身高只有1米。...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