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一人患红眼病全家得防传染 掌握认识误区是防治关键

一人患红眼病全家得防传染 掌握认识误区是防治关键

2014-07-08 13:35:00

来源:南方日报

夏季,应该对红眼病等眼科疾病有所预防。 王良珏 摄

    夏季是红眼病的高发时节。

    许多人谈红眼病色变,因为一旦发生,往往波及全家,甚至周围的同事、朋友,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认识红眼病,就能做到有效预防。

    带病原的手或水是传播途径

    【典型病例】放暑假前,8岁的阿华,因为班上同学有患红眼病的,他也被传染了,回家点了几天眼药水,逐渐好转。几天后妈妈的双眼也先后出现了红肿、痒,母子俩同时用药,阿华好了后,爸爸又被传染上了,一家人都变成了“小兔子眼”。

    【专家传授】“红眼病”是民间俗称,又叫暴发火眼,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患者起病突然,初起时自觉眼内有异物感、灼热、刺痛,并有畏光,眼睛分泌物增多,早期为黏液性,以后转变为黏液脓性。清晨起床后,上下眼皮被眼屎粘在一起,用水洗后才能睁开。眼结膜呈鲜红或火红色,病重时眼睑球结膜会出现水肿,还可出现小血点,一般发病3至4天时病情最重。

    红眼病分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快,流行面广,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传染。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季多见。

    红眼病一般是通过与患者共用毛巾、脸盆、洗脸水和手帕等物品来传播的。有时病人接触过其他物品,诸如枕头、棉被、衣服、门把手、电话机、遥控器等,都可能沾有病菌,切忌让接触了病原的手或水接触到健康的眼睛。

    发现红眼病患者要隔离治疗

    【典型病例】10岁的张同学,考完试后和同学一起学游泳,第二天就出现双眼红、痒、眼屎多。家长以为是游泳池的水刺激了眼睛,就在家里给孩子点了些眼药水,隔天后不见好转还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才知孩子感染了红眼病。

    【专家传授】游泳池的水也传播,常造成暴发流行。因此一旦确诊此病,应采取防治措施,以免传染他人。一旦早期发现红眼病患者,要立即隔离,同时积极治疗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还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睛卫生,还应勤洗手。家中有红眼病病人时,洗漱用具必须严格分开。督促病人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眼药水,滴眼前应洗净手。眼分泌物较多者,可用0.9%生理盐水或0.3%的硼酸水冲洗结膜,一天2至3次。滴眼液需一人一瓶,单眼患者需采用侧卧位,即患眼最低位,以防止污染健眼,勿用手揉眼,以防交叉感染。患处不可用热毛巾敷眼,需冷敷,也不能包盖,以保证分泌物从结膜中顺利引流。

    此外,应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禁止患者到公共浴池、泳池游泳。同时在结膜炎暴发流行时,要对上述等公用服务设施进行消毒。

    染上红眼病后,怎么样点眼药水是很重要的一环。首先,眼药水使用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有污染、变质的风险;其次,眼药水要对症下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三,在发病的不同时期,使用的药物也不相同,比如在炎症急性期药物主要是抑制、杀死致病原,急性期后如果有免疫细胞浸润,就要使用激素类眼药水。

    掌握认识误区是防治的关键

    【典型病例】32岁的梁先生因近视一直戴隐形眼镜,上周熬夜看了两场世界杯球赛,晚上又没有及时取出隐形眼镜,第二天双眼红肿厉害,看东西模糊,很不舒服。

    【专家传授】预防红眼病,必须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三点。此外,要掌握红眼病的几个认识误区:

    1.认为红眼病很可怕。其实不然,如和患者对视不会染上红眼病,与患者握手、拥抱,只要正确洗手、不要揉眼睛,就不会染上,去游泳池游泳结束后及时点滴眼药水。

    2.认为红眼病可继续上班工作。红眼病传染性强,患者应尽量在家多休息,避免传染他人,同时注意饮食,避免辛辣食品,戒烟酒。

    3.认为可以使用凡士林作赋形剂的眼膏或者包扎患眼,或者加用眼罩。这样患眼的分泌物排不出,眼睛局部温度升高,更易致病原繁殖生长,加重病情。

    4.认为红眼病患者可继续使用隐形眼镜,只要点药水就不怕。患病时戴隐形眼镜,可致角膜缺氧水肿、抵抗力下降、分泌物排泄障碍等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失明的风险。

    5.认为使用激素眼药水可缓解症状。眼药水的使用,要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并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否则,有可能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的风险。

  • 相关阅读
  • 为“水桶腰”所困扰?私人定制菜单让你吃出健康

    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大、被迫熬夜、烟瘾难戒……这让英国的中年男性腰围越来越粗、营养越来越差。...

    时间:07-08
  • 康复管理一片空白 专家呼吁:再不做就晚了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猛增,尤其是高龄、失能、患慢性病的人群迅速增长。...

    时间:07-08
  • 祛暑的“熟水”:暑汤与凉茶

    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的气候,就容易出现口渴、发热、浑身酸痛乏力等不适。自古人们除常用冷冰抵御酷热防暑外,历代先民们还常使用“熟水”、暑汤、药茶和祛暑药粥汤等保健饮料。...

    时间:07-08
  • 一男子看球喝酒 疯长“痛风石”

    武汉40岁的李先生,十年前就被查出血尿酸高。最近几天,李先生发现自己下肢有些肿胀,而且大脚趾和足底,都长出几个“硬疙瘩”,左脚疼得无法行走。前日,他被家人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手外科就诊,结果被诊断为多发痛风石,必须手术治疗。...

    时间:07-08
  • 食药监总局公布医疗器械抽检结果:避孕套现针孔!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8日召开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专项行动期间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等医疗器械...

    时间:07-08
  • 心肌梗死患者拒用吗啡 抢救成功后坦承医学知识不足

    除了在病魔爪下抢救病人,医生们不时还会面对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压力。看到患者剧痛难耐,医生依然决定为其注射了吗啡,并送上急救车赶回医院。其中吗啡的适应症包括: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剧痛、血压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哮喘、麻醉和手术前给药。...

    时间:07-08
  • 慢性病患者需防中暑 中暑后怎样治疗?

    在室温较高而没有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中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更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症状包括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心率明显增快、血压降低或昏厥等。...

    时间:07-08
  • 滥用消毒剂抗生素 杀菌之余还会破坏儿童免疫力

    (记者/曹斯 实习生/李秋娴 通讯员/周密 易灵敏)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曾华松认为,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与滥用消毒剂和抗生素导致儿童免疫力破坏不无关系。...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