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慢性病患者需防中暑 中暑后怎样治疗?

慢性病患者需防中暑 中暑后怎样治疗?

2014-07-08 13:34:00

来源:南方日报

    温度高、湿度大是惠州近日的天气特征。而大气温度高于32℃、湿度大于60%恰是容易发生中暑的两个条件。

    在室温较高而没有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中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更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中暑有哪些表现?

    中暑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又叫“日射病”)三种。

    热痉挛出现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和饮用液体后,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和肢体、腹肌痉挛等。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症状包括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心率明显增快、血压降低或昏厥等。

    热射病多发生于从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以及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年老体衰人群,症状为40℃以上的高热与神志障碍,脑、肝、肾、心脏等器官会受损。

    中暑是怎样造成的?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无风的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它的病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产热增加、散热障碍、汗腺功能障碍等。换言之,产热过多的运动青年、散热不足的肥胖者都很容易中暑。

    重体力劳动、发热疾病、甲亢和使用苯丙胺等药物均可以使产热增加。人体剧烈运动产热量相比静息状态时可以增加20倍,占人体总产热量的90%。这也是高温下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的原因。

    怎样预防中暑?

    为了预防中暑,炎热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11时至15时应尽量避免在太阳下活动。要注意穿宽松、浅色、透气的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应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

    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坐月子的妇女要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室内过热、拥挤和通风不良。

    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在该环境中工作应注意遮阳防晒,并多饮用较淡的含钾、镁和钙盐的防暑饮料。

    中暑患者在恢复后的几周内,要避免在阳光下剧烈活动。

    中暑后怎样治疗?

    “快速降温”是中暑治疗的基础。在中暑后“黄金半小时”内的降温情况决定了患者可能的康复情况。热射病的病死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而如果在发病后30分钟内能将直肠内温度降到40℃以下,则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降温的第一步是体外降温。将患者搬到低温、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脱去衣服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如果患者没有虚脱,可以将身体尽可能多地浸在1.7℃—14℃的冷水中,只露出脑袋,不停搅动水,确保皮肤表面有冷水,并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如果患者虚脱,可以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体温降到39℃时,可停止降温。

    如果体外降温无效,可以用冰盐水灌洗胃肠等方式进行体内降温;热射病患者,还可采用药物降温。刘强 整理

  • 相关阅读
  • 为“水桶腰”所困扰?私人定制菜单让你吃出健康

    人到中年,工作压力大、被迫熬夜、烟瘾难戒……这让英国的中年男性腰围越来越粗、营养越来越差。...

    时间:07-08
  • 康复管理一片空白 专家呼吁:再不做就晚了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猛增,尤其是高龄、失能、患慢性病的人群迅速增长。...

    时间:07-08
  • 祛暑的“熟水”:暑汤与凉茶

    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导致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的气候,就容易出现口渴、发热、浑身酸痛乏力等不适。自古人们除常用冷冰抵御酷热防暑外,历代先民们还常使用“熟水”、暑汤、药茶和祛暑药粥汤等保健饮料。...

    时间:07-08
  • 一男子看球喝酒 疯长“痛风石”

    武汉40岁的李先生,十年前就被查出血尿酸高。最近几天,李先生发现自己下肢有些肿胀,而且大脚趾和足底,都长出几个“硬疙瘩”,左脚疼得无法行走。前日,他被家人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手外科就诊,结果被诊断为多发痛风石,必须手术治疗。...

    时间:07-08
  • 食药监总局公布医疗器械抽检结果:避孕套现针孔!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8日召开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专项行动期间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带针)等医疗器械...

    时间:07-08
  • 一人患红眼病全家得防传染 掌握认识误区是防治关键

    许多人谈红眼病色变,因为一旦发生,往往波及全家,甚至周围的同事、朋友,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专家传授】“红眼病”是民间俗称,又叫暴发火眼,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时间:07-08
  • 心肌梗死患者拒用吗啡 抢救成功后坦承医学知识不足

    除了在病魔爪下抢救病人,医生们不时还会面对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压力。看到患者剧痛难耐,医生依然决定为其注射了吗啡,并送上急救车赶回医院。其中吗啡的适应症包括: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剧痛、血压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哮喘、麻醉和手术前给药。...

    时间:07-08
  • 滥用消毒剂抗生素 杀菌之余还会破坏儿童免疫力

    (记者/曹斯 实习生/李秋娴 通讯员/周密 易灵敏)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曾华松认为,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与滥用消毒剂和抗生素导致儿童免疫力破坏不无关系。...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