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这种聚会让人感触良多。不禁想起耶鲁大学一位教授曾说过的话:人性的第一个原则是古罗马戏剧家泰伦斯的原则“只要与人有关的事我都不陌生”。这位教授严肃指出精英教育的劣势就是疏远了众多人性特征,而只靠分数来衡量人的价值。想想我们国内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社交智慧、情感智慧以及各种创新能力的发掘在教育者头脑中占多大比例呢?
在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中,感恩被列入与乐观、热情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否能经常觉察别人的好意,是否心中常存感激,是否常向人表示谢意,不仅仅是出于礼节,而且是品德的组成部分。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克里斯?彼得森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把人的品格分为24种,感恩便是其中一种。他们建立了网站,让来访者衡量自己的幸福程度和性格品质,然后研究了几千名来访者的数据,最后发现,与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三种品质是乐观、热情和感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发现,一个对周围的人充满感激、对过去的经历觉得幸运的人,与对周围的人满怀抱怨、对过去的经历唉声叹气的人相比,两者的幸福感大相径庭。
2010年感恩节前《华尔街日报》有篇文章,概括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感恩的研究,他们发现:1.感恩的人更健康。2.感恩的人更幸福。3.感恩的人更乐观。4.感恩的人朋友更多。5.感恩的人不容易抑郁、嫉妒、贪婪和酗酒。6.感恩的人赚钱更多。7.感恩的孩子成绩更好。8.感恩的孩子较少头疼、胃疼。
受赠是福,施与比受赠更有福。借用圣诞佳节,让孩子经受牺牲物质条件的考验,而享受奉献的欢乐,也是促进孩子人格成长的重要课题。
[附录一:感恩节后丁丁写给妈妈的感谢信(英译中)]
亲爱的妈妈:
感谢你为聚餐提供的炒河粉!它真好吃。我想大家都喜欢它。你做了素菜的,又做了加肉的,一定耗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在才艺展示中,我想表现好些。我在电子琴上弹奏了巴赫的D音阶《双人小步舞曲》,还参加了小提琴演奏《康康舞曲》(Can-Can)的三人合奏,我的第三个节目是跆拳道的双节棍演练1~9段。你喜欢我的演出吗?我觉得最好的是弹琴。在拉小提琴时我出现了一些失误。
你喜欢我做的座位卡吗?它用了我许多时间,写诗需要花费心思。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座位卡?我觉得诗歌最能表达我的真实感情。
诚挚地,
丁丁(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