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妥善收藏药袋及药盒
蔡可欣医师建议,如果已有怀孕计划,或是怀疑自己可能已经怀孕,刚好最近又服用过药物(或即将有用药需求),请务必将药盒或药袋留下,待看诊时就可询问医师药物是否会为胎儿带来影响,以便讨论日后的处理方法。
原则2:避免服用来历不明的药物
准妈妈应避免服用来历不明的中药,蔡可欣医师指出,有些中药的药性或许没问题,但药材是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口,可能含有重金属或不知名的化合物,长期服用之后可能会产生肾毒性或肝毒性症状。
原则3:不建议留下吃剩的药物
一般剩下的药物多是退烧药、咳嗽糖浆等,必须看当时医师给的是原装药还是分装药,没开封的原装药可依其保存期限冰在冰箱里,但如果是分装药,或是已开封的原装药,就不建议保存,疗程结束后应将药物回收处理掉。
特别要注意的是,没用完的药品不应随意丢弃,例如将药水、抗生素倒入马桶、洗手台冲掉,这么做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甚至可能不知不觉间,使病菌发展出难缠的抗药性。目前许多社区药局或是各医院都设有药品回收站,准妈妈可将不要的药水、药粉、药锭倒入夹链袋中(抗生素除外,一定要送回收站处理),加水稀释后,再加入茶叶渣、咖啡渣、卫生纸等密封起来,丢入垃圾桶即可。
原则4:怀孕的类固醇药物使用
蔡可欣医师指出,若孕妇本身有自体免疫力系统方面的疾病(例如:红斑性狼疮)有在使用类固醇,怀孕初期的影响不大,甚至一般外用的类固醇药膏,不要大量或长期使用也是安全的。
“对某些准妈妈而言,早期使用这些药物反而有利于安胎,且若经医师诊断后,认为不服药便可能提升流产风险,准妈妈还是必须遵从医嘱吃药。”她说,和所有药物一样,过度使用类固醇也会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所以应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