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毛主席的信的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号,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
打好草稿后,请一位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同志,工工整整地抄写下醒目的两行大字:中南海,呈毛主席。
当时,中直机关有人听说此事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说,毛主席给刘胡兰题过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白求恩和张思德分别写过纪念文章,可那是发生在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还未见他老人家给其他普通人题过词,是不是有点儿异想天开?
给毛泽东的信是1963年2月15日送到中南海的,年轻人性急,过了几天见没动静,便打电话到“毛办”去催问。当时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说,毛主席已看过了你们呈上来的信,但是还没有表态。换句话说,就是没拒绝,还有戏!
毛泽东在阅读《中国青年》的来信前,已经从《人民日报》上读到了雷锋的事迹和日记摘抄,也阅读了团中央的关于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汇报材料,国内外一系列事实与现状,令毛泽东再三思考千年大计——中国的前途和未来。1962年,他曾有过一次谈话,说美国要想在中国第一、第二代身上进行和平演变是不可能的了,他们只能把和平演变寄希望于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想法在毛泽东的脑海里油然而生,要教育青少年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雷锋不正是一个鲜活的教材和绝好的榜样吗?
于是,毛泽东决定为雷锋题词了。
过了几天《中国青年》杂志又打了一次电话,得到的回答是:“主席已决定为你们题词”。听了这个回答,编辑部的同志都很兴奋,接着请主席办公室的同志转告主席,“学习雷锋专辑准备3月1日出版,付印时间2月26日,请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题好。”
这不是向最高领袖逼“文债”吗?不过,毛泽东还真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秘书先拟的十来个供参考的题词,毛主席一个没用
毛泽东题词这一天,是2月22日。
以下是毛泽东秘书林克晚年的回忆:
“……我将他们《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要求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让我先拟写几个题词供他参考。我回办公室,思索了一番,拟好了十来个题词,立即送给了他。我现在还可以回忆起其中几个题词的大致内容。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2月22日,毛主席睡醒以后,值班警卫员打电话告诉我,主席让我去一下。我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随机将新文件放到他床头的长桌上。他示意我坐下,我便在他床前一张藤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这时,毛主席从他身体左半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信纸递给我,我一看,只见他已在纸上用毛笔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潇洒飘逸的行草字。我为他拟的十来个题词,他一个也没用。这时,他吸了一口香烟,从容地带着询问的目光问道,‘你看行吗?’我爽快地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我拟的题词这一疑问似的,接着说道:‘是嘛,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件好事,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雷锋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习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习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讲话不仅指出了学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毛主席谈完之后,我便回到我的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应当特别指出,毛主席在题词之前,就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了解雷锋的事迹。他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过:雷锋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