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战争背后的故事

2013-05-31 16:48:02 来源:

  1866年7月的一天傍晚,在易北河东岸柯尼希格雷茨高地的落日余晖中,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以普鲁士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战斗的一方,是身揣毒药、准备“不成功便成仁”的“铁血首相”俾斯麦,和普鲁士的26万大军;另一方,则是奥地利亲王和元帅率领的30万奥军。这是人类进入20世纪前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双方共投入兵力超过60万人,史称柯尼希格雷茨战役(也称“萨多瓦会战”)。这一役,普鲁士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仅以对方1/5的损失,让对手付出了毙伤俘4.5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并赢得胜利。该战役使普鲁士取得了打开德意志领土完整与独立大门的“金钥匙”,打破了传统中欧地区的政治力量对比,也使普奥两国的命运乃至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命运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对于这一场“使200万开明臣民命运从此改变”的关键性战役,有许多细节至今值得玩味。

  在这场战役打响的整整60年前,普鲁士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改革的“旗手”名叫格哈德蚰冯憨沙恩霍斯特,是汉诺威地区一名普通军士的后代。就是这位后来被《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尊称为“我的精神之父”的沙恩霍斯特,曾对当时容克贵族充斥普军、平民子弟难获晋升的状况表达过这样的不满:“如果不是根据才能晋级,那么傻瓜都能当军官。只要他四肢不缺、五官齐全,或许还可以当参谋甚至参谋长”。联想到自己28岁时才被授予少尉军衔,沙氏的这种愤懑完全可以理解,“这样一支昂贵的军队就不能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国家带来重大利益,致使巨额军费付诸流水,甚至英勇的战士往往无谓牺牲。”在沙恩霍斯特以及一大批有识之士的持续推动下,普鲁士王国终于在1808年以法律明文规定:“所有具备能力的个人均可在军队编制中得到最高荣誉的军衔。”这意味着原来带有贵族色彩的军事教育体制开始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一个军事制度变革的新时代到来了。

  这场变革取得了预期成果。它使军队不再由以往的封建贵族、雇佣兵以及破产的农民组成,而逐渐演变成一支包括贵族、资产阶级、自由农民和社会其他阶层共同组成的近代化的国民军队,为取得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兵员基础,也对半个世纪后的普鲁士接连打赢三场王朝统一战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改革并未到此止步。俾斯麦时期,普鲁士实施了结构更加合理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增强了“小国寡民”的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反观对手奥地利,它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可赎免和可替代的征兵制,没有足够的后备军可供选择。在柯尼希格雷茨战役打响前,奥地利只动员了其野战军的2/3。普鲁士虽晚于奥地利开始动员,但却先于对手组建了一个预备役军,此举不仅造就了普鲁士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同时也在政治上形成了对奥地利的强大威慑。

  1866年6月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国王授予总参谋长毛奇向军事指挥机构发布命令的权力,开创了普鲁士军事史上第一次正式由总参谋长指挥作战行动的先例。在此之前,总参谋部这一组织虽然以各种不同名称和组织形式存在了60余年,但一直处于辅助位置,无权对军队实施指挥。毛奇在总参谋部的建设和运用上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在日后的战争中得到了加倍回报。1868年2月,法国驻柏林的武官向国内报告说:“假如普法之间爆发战争,在普鲁士所具有的一切优势因素之中,最重大和最难以否认的,就是其总参谋部的军官团组织……我们的则无法与之相比……在下一次战争中,普鲁士的参谋组织,将在有利于普鲁士军队的优势因素中成为一个最难对付的因素。”改组后的总参谋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适应了军队机构不断复杂化的要求,在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后,逐步成为军事指挥的核心机构和军队的神经中枢,为日后王朝战争时期建立参谋本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各国近代军队建立参谋部树立了样板。

编辑:周宣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