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地道战”亲历者:两昼夜挖通地道炸毁日军炮楼

“地道战”亲历者:两昼夜挖通地道炸毁日军炮楼

2015-06-16 09:01:06

来源:新京报

  

  暗处奇袭以少胜多

  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冀中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不仅能藏能躲,还实现了地道与地道、地道与村落、村落与村落的联防作战。

  当时,24团分散在各村地道中,战斗时集中,打完又散开,让日军摸不着行踪。刘居仁说,一次要向团长汇报,“换了三次接头地点,最后在一个水井地道里找到他。”

  日军在当时的报告中称:“部队在行动中经常受到来自住房窗口、墙上、丘陵树林中的突然射击。偶而发现敌人,紧追过去,却无影无踪……总像是在和鼹鼠作战,旷费时日,真想举手服输。”

  日军采用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对抗地道战。1942年在定南县北疃村,日军向地道入口充放窒息瓦斯,隐藏在地道的800多村民全部遇害。

  抗日军民总结“血的教训”,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敌人放水时将水引入地下井,敌人放毒时直接将通道堵死,从另外出口逃生。

  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1943年起,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遍地开花,正定、北侯、饶阳等地均出现以少胜多的战例。

  李恒彪经过这几年战斗的磨练,也成长为一名村民兵连骨干。他脑子快、身手灵,经常“猫”在暗处等敌人进入射击范围,一打一个准。

  1945年春,日伪军调集2000兵力,进犯冉庄。日伪军进村后,见四处空无一人,东冲西撞,盲目射击。此时,李恒彪与战友正躲在学校东门的工事里,从射击孔观察敌情。见敌人到了,李恒彪突然猛拉地雷绳索。“轰”的巨响后,李恒彪和战友们迅速分头绕到敌后的枪眼射击。

  经过6个小时激战,冉庄民兵以轻伤1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3人。

  • 相关阅读
  • 为英雄正名:亲历者讲述刘胡兰的真挚恋情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学涛 梁军 赵丹丹)一个15岁的女孩,在阴森森的铡刀前,毫无畏惧,英勇就义。  壮烈牺牲后,毛泽东为她的事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