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武器装备

中国研制隐身武装直升机 详解四大技术挑战

中国研制隐身武装直升机 详解四大技术挑战

2015-09-22 11:33:31

来源:科技日报

 

RAH-66“科曼奇”隐身直升机

  据媒体报道,我国已经开始研发新一代具有隐身作战能力的武装直升机。媒体援引中航工业集团总裁林左鸣的话称,该武装直升机的隐身能力将对解放军的作战模式起到“重塑作用”。目前在世界军事强国中,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有真正意义上的隐形直升机服役。那么,世界隐身直升机研制的现状是什么样的?都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近日,国产隐身直升机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提起隐身直升机,很多人想起的是在2011年5月猎杀本·拉登行动中曝光的神秘直升机。这是世界范围内隐身直升机第一次投入使用。投入突袭本·拉登行动的神秘直升机为RUH-60,是“黑鹰”直升机的升级版,属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最新生产批次,专门为高原突袭作战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并追加了更多的特殊功能。

  实际上,一些先进的直升机,如AH-64“阿帕奇”直升机、“虎”式直升机等只是采用局部措施降低可视性、减少红外特征,并借助主动对抗提高其生存能力。只有波音/西科斯基曾经投入巨资研制的RAH-66“科曼奇”才从整体上应用隐身原理进行全面、综合的隐身设计,其后很多直升机隐身化的设计思路都对其进行了借鉴。

  隐身直升机需突破多项技术

  军用直升机达到隐身目的,必须应用各种隐身技术,运用各种手段降低自身的信号特征,使之难以被敌方目视、雷达、声学和红外等探测方法所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并对敌实施有效打击。

  提高直升机的隐身性能,主要从机动隐蔽、使用隐身材料和各种隐身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从隐身技术角度讲主要包括:目视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声学隐身。

RAH-66“科曼奇”隐身直升机

  一目视隐身。即通过减小机体外形尺寸、缩小旋翼直径、采用单座椅或阶梯式纵列双座椅的窄机身设计,使机身细长,减少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在机身上涂饰伪装漆,使直升机色彩与背景接近,以适应在丛林地、草地和沙漠戈壁等特殊地形飞行时不被敌发现。

  二是雷达隐身。即采用隐身外形设计,如多面体和曲面组成的窄机身设计,采用可收放式起落架、内藏式弹舱,广泛使用雷达吸波材料和复合材料,在桨毂和桨叶根部加装整流罩,把发动机包藏在机身内,将进气口设计成棱形等,有效降低直升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减少被雷达发现的概率。

  三是红外隐身。即加装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直升机的红外特征。主要是在尾喷管处加装红外档板用以屏蔽红外辐射;在尾喷管上喷涂放射性同位素用以吸收红外线;采用异形尾喷管用以改变红外辐射波长;采用新型雾化喷嘴,使燃油充分燃烧而减少红外辐射等,以减少被敌方红外探测系统发现和被敌红外制导导弹击中的可能。

  • 相关阅读
  • 真漂亮:银色2016号歼20原型机再出试飞猛图

    9月18日下午15时左右,国产四代战机歼20第2016号原型机成功首飞。 9月18日下午15时左右,国产四代战机歼20第2016号原型机成功首飞。9月18日下午15时左右,国产四代战机歼20第2016号原型机成功首飞。9月18日下午15时...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