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历史考古

科研人员发现污泥可以转化成高效能源

科研人员发现污泥可以转化成高效能源

2012-09-19 17:09:04

  我国每年产生千万吨污泥,然而按照目前惯用的填埋、焚烧和农用等方式,都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污泥中的能源成分得不到利用。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将污泥转化成清洁能源?浙江农林大学教师曹玉成攻克了这个课题。

  国际能源类著名学术期刊《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近日发表了曹玉成一篇名为“基于厌氧消化和快速热解技术对污泥进行能源转化”的学术文章。论文从技术和理论层面上证明,利用厌氧消化与快速热解组合工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可以将污泥转化成具有较高热值的生物燃料和具有固碳潜力的生物炭,实现污泥的增值化利用。

  据了解,目前国内在处理污泥上,多采用填埋、焚烧和农用三种方式。填埋与焚烧污泥不仅需要大笔资金,还污染环境。污泥因含有较多有害重金属,因此作为肥料使用时,对土地和农作物都不利。

  有没有办法对污泥进行利用?通过三年研究,曹玉成发现污泥在处理后可以成为新能源:扣除技术应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和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每千克污泥可实现净能量收益5MJ(兆焦)左右,可净减排二氧化碳0.4kg以上,每转化6吨污泥为能源,相当于节约1吨左右燃煤。

  曹玉成计算,按照我国目前每年产生干污泥近千万吨的情况,若将 60%的污泥进行能源化利用,每年可望节省燃煤1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4.4万吨。此外,通过对污泥进行快速热解处理,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明显钝化,可有效降低其后续还田利用或填埋产生的环境风险。

  目前,曹玉成正联系相关企业进行该技术的应用尝试。“如果该技术能得到推广,那么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就不必再为如何处置大量的污泥发愁了。”曹玉成说。

  曹玉成是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主要研究如何将污泥转化成便于使用的清洁能源,实现增值化利用,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多方关注。(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2012年世界影像博览会引领行业潮流

      2012世界影像博览会18日在德国科隆拉开帷幕。“移动影像”是今年展会的主题,也反应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即利用智能手机拍照,借助数码相机摄像。不少参展商借机发布新品,引领行业潮流。  随着...

    时间:09-19
  • 丹麦发现公元5世纪金银器宝藏

      丹麦罗斯基勒博物馆18日说,考古爱好者日前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西约35公里的罗斯基勒古城南部发现一处公元5世纪末的金银器宝藏,现已出土约1500件金银器。  这处宝藏是由3名业余考古爱好者—&...

    时间:09-19
  • 研究称史前巨齿鲨为终极捕食者超越霸王龙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近日发现一种巨型噬人巨齿鲨,这种史前动物曾长期统治地球的海洋。...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