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解读:出手前自己算笔账
“一分价一分货”,山西宝中旅游副总经理董幸指着网上旅游产品团购,用这句最简单的话表达了一名业内人士的观点。
董幸从众多团购信息中随机打开一条,“仅550元享原价1380元的港澳四天三晚品质游”。就这条信息,他开始为记者剖析其中的玄机。
这一产品是由深圳起止,从太原至深圳,以及在深圳吃住的费用需游客自己承担。最近,太原往返深圳机票价格约3000多元。
产品介绍550元包括:导游小费、关口签证费、3晚三星级酒店、4正3早餐、旅行社责任险10万,还另送120元电话卡+英式转化插座+背包+地图。
事实上,按照旅行社对港澳游市场的了解,住三星级酒店3晚约800元,就餐每天至少100元,导游全程小费170元,口岸服务费50元。这么一加,550元的报价,在每个客人身上,旅行社至少要赔500元。
“这显然属于零负团费的经营模式,旅行社贴了这么多钱,肯定要想办法赚回来。于是,各种自费项目、各类购物点接踵而来。低价产品,品质难以保证。”董幸称。
那么,如何在网上选择较为规范的旅游产品呢?董幸教给所有爱旅游的朋友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出门前,自己先算笔账,酒店、交通、门票、吃饭等各项主要开支列出来相加,然后将该结果与网上报价比对,如果对方报价在自己算出来数字的4折以上、8折以下,基本上这个产品比较靠谱,可以综合衡量其他因素,继而进行选择,如果低于4折,建议不要出手,很可能藏有陷阱。
监管之困:相关法规亟待出台
省旅游质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团购旅游产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网站与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二是网站自己开网店经营旅游产品。相比较而言,后者存在的问题更多。“如今,建立网站技术已经很成熟,一个普通大学生一夜时间就能建起一个网站,其经营产品的可信度令人生疑。”该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曾经有某团购网站打着某著名旅行社的旗号卖旅游产品,而该旅行社从未接到过网站的合作邀请,更不知道自己已被别人盗用了名号。“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这两句话是消费者遭遇侵权时,听得最多的答案。由于团购网与商户之间的职责不明,加上许多商家因规模及资源的局限性,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团购网与商户之间就互踢皮球,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售后问题,进而损害到消费者权益。
对于网上大量出现的旅游团购产品,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电子化交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采取网上预订,无论对旅行社,还是游客,都更便捷更环保节能。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找到可靠的产品呢?该负责人建议广大消费者,应该登录正规旅行社的网站,预订旅游产品,不能一味贪图低价,从而掉入团购陷阱。“出游前,切记两点:一定要与组织出游单位签订旅游合同,不论纸质还是电子版;所有经营旅游产品的单位都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无论网店还是实体店,所以,记得查验对方资质。”
网上团购的旅游产品如果遭遇侵权,进行投诉时,通常涉及三个地点:游客所在地、网站所在地、旅游目的地,这也增加了旅游监管部门调查、取证的难度。再加上,网上产品没有实体经营店,执法主体难以找到;消费者团购旅游产品通常没有详细的旅游合同,缺乏维权证据。“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急需国家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网上旅游产品市场,为监管部门执法提供依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