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供过于求导致收入难增
每年校园招聘时,中小旅行社只招数十人,而大旅行社则能动辄招上百人,罗慧兰直言,对于众多刚从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能进入旅行社做导游,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过今年,旅行社大多都不好过。”一位旅行社的负责人透露,今年不少中小型旅行社出团量明显减少,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三公”消费的限制,旅行社接待公务团的量逐渐减少;二是《旅游法》的实施,致使旅游团费价格有所上升,超出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因此到旅行社参团的游客数量也有所减少。在罗慧兰看来,一方面是团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是每年输送到旅行社的庞大导游队伍,导游没有议价权,和导游供过于求有直接的关系。
“走了一个,马上会有下一个。”南湖国旅策划推广中心副总监苏峰坦言,由于每年高校及职业学校扩招,仍然会有大量旅游学院的毕业生从事导游行业,旅行社确实不愁招不到导游。而实际上,对于中小旅行社而言,出团量大的旅行社即便不提供底薪,且导补费很低,仍然对导游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罗慧兰表示,那些出团量极大的旅行社就好比导游的黄埔军校,从那里出来的导游什么团都带过,足够的出团量能够让他们更迅速的成长。对于那些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新导游而言,他们宁愿带更多的团,以赚取更多的导游补助费。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大部分旅行社给导游的带团补贴约平均每天250元,而一些出团量大的旅行社,给兼职导游的出团补贴仅每天80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旅行社面前,导游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近年来导游带团补贴一直未能上涨,一些旅行社还要求导游必须自己掏钱购买统一服装,尽管如此,导游们依然期盼带团,因为只有带团才能有收入。只要稍微不配合旅行社,导游就会有随时被“冷冻”的风险。
导游最低工资制度前路多艰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现在的导游吃的就是青春饭,流动性大是这个行业的普遍特性,而随着《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收紧紧箍咒,禁止导游拿回扣,或将加剧导游的流动性。在导游小顾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好导游,必须具备丰富的带团经验,并非学历高、学问大的人就能胜任。然而,随着导游行业的流行性逐渐加剧,资深导游越来越少。苏峰也表示,这个行业的确不缺导游,缺的是资深优质导游。好导游有哪些标准?实际上这并无定论。广东省旅游学校教师、广州金牌导游陈蕾表示,一些游客对导游服务的认识也存在偏差,且对导游的评价标准不一,一些游客认为导游应该回答游客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有的则觉得能说会道活泼开朗的导游更优秀。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少部分旅行社会按照带团质量、次数等指标对导游薪酬进行等级划分,大部分旅行社均未建立完善的导游薪酬制度及导游激励机制。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关于导游薪酬制度的建立仍处在探索阶段。国家旅游局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并有部分省、市在导游薪酬制度上做过有关尝试。如山西省、深圳市等曾尝试将小费纳入导游合理劳动报酬中,但此类举措皆引来广泛争议。
得不到来自社会和业界的认可与鼓励,不少导游逐渐丧失了对职业的归属感,只想赚一笔就转行。为改善导游的生存境遇,最近,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司长张吉林对媒体表示,针对大多数旅行社与导游之间都是短期用工的现实,国家旅游局正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格式合同,从而确立导游最低工资制度。
但最低工资制度该如何建立?制定工资制度的标准是什么?不同地区的导游薪酬制度是否不一样?这些问题一一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