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意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就算是最拿手的关公,他也尽量别出心裁。于是,胸宽体胖、不带大刀带笑颜的关公雕像,不仅在上海世博会上获得了金奖,还受到台湾友人的关注和喜爱。当然,艺术同样高于生活,《和平世界》就紧贴时代,通体呈白,牡丹和鸽子寓意和谐亚洲。
钟情:“赌石”成败皆能点石成瑰宝
“黄金有价玉无价”。与之相衬的是,玉器市场上游产业即原材料的巨大投资。动辄几十万元的原石在没有剖开之前,就很难预料这块玉的质地、纹理,购买原石实际上成为一种风险性极高的投资,行家称其为“赌石”。1992年开始,叶福欢也多次前往缅甸买原石。但在工艺美术研究专家郑舒文眼里,老朋友的确是“玉料鉴别上的奇才”,从来没有输过。
“赌石和赌博不一样,赌博完全看钱多少,赌石则要依靠艺术眼光,很吸引人。”就像普通的一张纸在画家的笔下变得不平凡一样,每块玉石只有经过一番雕琢才会变得更美。“有时候别的老板扔掉的料子,我捡回来还可以创作成上好的作品,秘诀在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加入自己的想法。”在去粗取精中,叶福欢经历了一次次美妙的探险,“突然的神秘未知会让你‘哇’的一声,经常睡不着觉,对下一个意外充满期待。”
即便是一时看走了眼,叶福欢照样不慌不忙,努力化腐朽为神奇。指着另一件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获得金奖的《鸣》,他得意地说:“你仔细一看,这块玉其实有很多瑕疵,但是我根据这些裂痕,设计出一段古木,结合黄翡雕成的木棉花,有枯木逢春的美好内涵。”当然,这本领肯定经过“常态性练习”:偶尔失手也是难免的。
前瞻:
玉石涨价乃正常现象
20年前,玉石不是很贵,但转眼价格已翻了几百倍。玉石屡屡拍出天价,叶福欢认为并不疯狂,而是市场正常运作的结果,“翡翠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很多是火山爆发而成,不可再生且充满灵气,你看到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仅此一件’的,这种不可复制性使得艺术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价格上涨也不足为奇。问题是,假如别人出5万元,你愿不愿意出10万元?”面对“人间最美丽的石头”,创作者需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色彩的可能,并展现得淋漓尽致。
诚然,繁荣的背后也有杂乱,有些商家用化学材料浸泡填充出来的B货、C货做挂件、手镯,价格比A货低很多,的确会混淆市场,“但是大型的摆件,质地太差的材料经过化学处理也做不出来,总会有人识货。”叶福欢就瞄准了那最高的一层。
目前,叶福欢选择了在传统技艺中注入现代气质,这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在技艺上,正值壮年的他自认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并不着急收太多徒弟,“再干个几十年。”此时,他的眼神异常笃定。(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