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独家秘诀

揭开红山玉石文化神秘面纱

揭开红山玉石文化神秘面纱

2012-04-27 16:23:01

U5566P1081T2D65654F7DT20120427071233.jpg

  红山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年代久远,其神秘的面纱总是半遮半掩,人们更加痴迷于此,不断现世的各种精美器物还将牵引着后人的耐心,继续发掘、研究并探索。红山文化原本是北方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类型,也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类型,其地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的西辽河流域,包括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以及河北北部的广大地区。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6000年之间,而我们所说的比较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红山文化,在距今约5500年前后。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在我国内蒙古赤峰一个被当地人称为“红山”的地方,发现并出土了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文物,包括石器和陶片。我国的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根据他的发现和研究,在5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

  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研究员雷从云为记者讲述了关于红山文化所独有的特点,“它是祭坛神庙的遗迹、遗物,其独具特点的玉器和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强调说,在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跨向文明之前所使用的工具和用具主要是这两类,除此以外还有骨器、木器,包括南方的竹器等,但这些大多都因不易保存而难以见到。按照考古学的发掘和研究,原始文化往往是以陶器的不同类型及演变包括石器的变化,作为对某一类文化特征的表述。

  红山文化的陶器

  红山文化的陶器从选用的原材料来看包括夹砂和泥质两种,他的制作还比较粗糙,均为手制。夹砂陶器可以放在火上进行烧煮,多用作煮食物的炊具器;泥质的陶器多用作盛放东西的容器。从器型上来看,现在发现的有桶形器、罐形器、瓮形器、钵形器和盆形器。晚期的后红山文化则更加丰富,包括罐、钵、盆、盂和壶等。

  红山文化陶器的装饰很有特色。纹饰有压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和彩绘。不同的制作手法和装饰,使陶器变得丰富多彩。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彩陶,所谓彩陶,是指装饰着彩绘图案的陶器,它的创烧已有7000年的历史。红山文化彩陶的特点是,在泥质陶上先用黑色、红色等矿(植)物颜料绘画图象如三角纹、菱形纹、涡纹等,加以磨压后烧制而成。另有附加堆纹,即将器型做好后再进行堆塑或贴塑,用绳索或手指摁轧形成纹饰。刻划纹有斜平行线纹、锥刺斜线纹和斜平行线组成的网状纹。一般来说,红山文化的陶器中更多的是素面无纹。

  红山文化的新器型也在民间收藏或新的出土遗址中被发现。如赤峰出土的一件凤鸟为头,椭圆身的杯形器就很是特别。其中,牛河梁遗址出土的人形泥塑中,有一件“女神像”,眼睛以玉石镶嵌,极为精美,是我们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泥塑(或陶塑)品之一。

  红山文化的玉石器

  红山文化的石器主要分为工具(石刀、石斧、石凿、石锛、叶形斧)和武器,其被打制的痕迹还很明显,而到了红山文化后期,磨制精细的石器的比例随着技术的提高也逐渐增多,叶形斧和钺形斧是石器中比较典型的器型。这个时期,石器里还有一种很具代表性的圆雕像,它是中国最早的圆雕石像之一,主要是被作为祭祀(崇拜)的对象使用。

  玉器在红山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红山人在承袭了兴隆洼文化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创作了更多、更精美的玉器。红山玉器的材料主要以岫岩玉为主。从功能上来看,包括礼器、神器、工具和装饰品等。

  众所周知,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有“中华第一龙”之称的C形龙,它的嘴似猪,眼睛似马……是不同动物的综合体。“龙”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形象和图腾,由此学术界有“中国最早的龙凤文化始于红山文化”之说法。C形龙虽是龙的雏形,其意义可见一斑。红山文化玉器中还有另外一种龙形象—猪龙,猪龙实际上是一种兽形玉玦。除了龙还有很多如龟、鸟、虫、鱼、蝉等像生动物的形象。对鸟佩、勾云佩、马蹄形器等都属于红山文化玉器中比较典型的造型。管型的玉器——勒子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比较常见的,它多用于佩戴和结扎东西使用。值得一提的还有红山文化中的玉璧,如扁方形、双联璧、三联璧等造型都不规整,与其他文化的玉璧不同。

  • 相关阅读
  • 商南县工商局积极参与“双节”大型文化表演活动

      本网讯 (代绪刚)在第三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暨2012年中国·陕西(商洛)茶叶节期间,商南县人民政府将在塘坝文化广场举办两场千人威风锣鼓秧歌队大型文化表演活动,届时将有省内外来宾、游客及商南数千名...

    时间:04-26
  • 商南县检察院廉政文化成为干警行为的“纠正器”

      本网讯 (王志刚 程鹏飞)近年来,商南县检察院把“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检察机关核心价值追求,把检察文化建设视为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视为检察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动力源。立足当...

    时间:04-26
  • 省市文化名人在漫川古镇采风

      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4月24日,部分省市文化名人前往山阳县漫川古镇采风,吸引了周边群众观看。24日至25日,30多名省市文化名人先后前往漫川古镇和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以“走近人文山水、感受多彩山...

    时间:04-26
  • 洛南县国税局税收宣传走进“仓颉文化节”

      本网讯 (何崇华 李军强)4月20日至22日,洛南县第三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暨洛南县谷雨仓颉文化庙会隆重举行,洛南县国税局以此为契机,围绕“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将税收宣传融入其中,突出&ldqu...

    时间:04-25
  • 纳米科技园落户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

      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日前落户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市科委与怀柔区政府联合举行产业园暨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  市科委负责人介绍,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500亩,其...

    时间:04-24
  • 商南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

      本网讯 (代绪刚)近日,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确保第三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暨2012年中国·陕西(商洛)茶叶节在商南县的成功举办,陕西省商南县工商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文化市场检查专项...

    时间:04-24
  • 柞水县启动“文化大篷车”送戏镇村行活动

      本网讯 (李正杰 徐涛)四月二十日,柞水县“文化大篷车”送戏镇村行活动在蔡玉窑镇启动。“文化大篷车”将在十三个镇巡回演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时间:04-24
  • 柞水县启动“文化大篷车”送戏镇村行活动

      本网讯 (李正杰 徐涛)四月二十日,柞水县“文化大篷车”送戏镇村行活动在蔡玉窑镇启动。“文化大篷车”将在十三个镇巡回演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时间:04-24
  • 洛阳博物馆复原展示唐代陶俑服饰文化

    本次活动由洛阳博物馆主办,洛阳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以洛阳博物馆馆藏部分唐代陶俑精品为蓝本,复原了一部分唐代服饰,并配合器乐、舞蹈、琴歌和唐代婚礼等文艺展示。...

    时间:04-23
  • 洛南荣膺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

      本网讯 (刘卫锋)近日,洛南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据了解,此次命名的省级文化先进县全省共有8个,商洛的洛南和柞水县名列其中,并获得各20万元的奖励。  近年来,洛南县以建设陕南文化强县为...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