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德元的记忆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当地靠玉致富的人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却是当地商人依靠贩卖玉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当地玉器加工者和商人的财富暴增出现错位时,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前提是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对武山当地的玉器制作者和这个产业来说,一对售价仅有30多元的低端产品,就是那个由众多小作坊构成的畸形产业的写照。可以说,如果没有“酒泉夜光杯”的标签,这个本来就惨淡经营的产业,未来更加黯淡。“如果不加以规范的乱采,自由式销售的发展,将来或许一块鸳鸯玉都找不出来了。”车德元对此忧心着。
“不过近几年,我们县正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这样的话以旅游业来带动玉器产业的发展也是个路子。”武山县副县长李菊霞有着自己的想法,她说,鸳鸯玉的可贵之处在于价格便宜,寻常百姓不费心神都可添置一两件在家中赏玩,感受它的温润和时光流转的古老气息,何况一个庞大的市场呢?(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