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圈内管理基金规模最大的要数北京艺融民生艺术投资管理公司,2011年统计管理的艺术资金达到10亿元。
艺融民生除了艺术品基金、拍卖行,还拥有强大的发行渠道——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根据公开资料,艺融民生的投资方之一是中植集团,是中融信托的主要股东。中融信托是目前国内发行艺术品信托最多的信托公司之一,截至5月31日,中融信托一共成立了17只艺术品信托。
中植集团旗下拥有3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如恒天财富、大唐财富和新湖财富,这三家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迅猛。他们为艺融民生提供强大的营销渠道。
此外,还有一些活跃在上海市场的投资家,譬如上海证大、淳大投资;还有作为国家队的北京保利艺术投资管理公司。
面临风险巨大
这些背后玩家推动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发展,但他们同样也是艺术品信托发展的一个潜在风险。
肖伟告诉记者,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没有多少实力非常强的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不像股票和房地产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衡量标准,并且市场透明度不高,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也是参差不齐,保不齐他们会以次充好、以假作真。
“即使实力雄厚的那些公司,信托也不一定找他们来做投资顾问。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靠私人关系,中小信托公司反而比较多一点。”
肖伟说,他们在销售这些产品时,最重要就是考虑投资顾问的实力,包括过去在拍卖场的情况、在市场中的地位等等。
除了潜在的道德风险,还可能会发生违规行为。
有媒体报道说,有些艺术品基金融来的钱没有投到相关艺术品市场,而是进入了房地产领域。这也是近来艺术品查税风波的一个由头。
一些操作艺术基金的集团(公司)本身就有房地产业务,以公司的收藏来组织一只基金是很容易的事情。
5月21日中央文明办慈善爱心大使、公益拍卖人王小建曾公开说道:“国税总局、银监会最近在严查艺术品信托、红酒信托,变相向房地产行业做资金输送问题。”
艺术品信托在经历了2011年的高峰期后,今年还面临着兑付压力。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今年将有7只艺术品信托到期,其中中融信托4只、国投信托2只、吉林信托1只,他们在持有期满后如何退场是个难题。
现阶段,除了藏家、机构和企业接盘之外,国内艺术基金主要将拍卖公司作为有效的退出渠道,但是不得不正视今年艺术品市场清淡的行情。艺术基金大部分产品成立于艺术品拍卖的高潮期,但自去年秋拍开始,艺术品市场开始感受到丝丝寒意,苏富比(微博)举办的拍品预展中预拍价格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拍品顺利出手困难。
从国际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来看,失败出局的艺术基金居多,只有极少数艺术基金生存了下来,而且其投资规模并不大。实际上,国内的艺术品基金如何能实现预期收益并顺利退场则极大考验着投资顾问。(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