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郭氏后裔意外的是,郭氏家族墓地在长安区文物局2010年6月出版的《长安区文物简介》中没有记载。也就是说,郭氏家族墓地并非文物保护单位。正因如此,航天基地所涉的市政道路仍按规划建设。
该基地成立于2006年,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以航天民用产业为主导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至于航天基地为何在此选址,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西安市文物局,但未获得答复。
航天基地宣传策划局局长吕武江受访时说:“没有听说最近在杜陵乡附近发现重要文物,如果有,一定会第一时间上报。”
参与过郭暧和升平公主墓等三座郭氏墓发掘的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凯记得,从出土墓志推定系郭氏家族墓,但现场发掘并无惊喜,除了几块残缺不全的墓志外,墓葬被盗严重,几乎空无一物。
隋唐以来,十墓九空是多数古墓地的命运。杨军凯说,如果一旦出土重要文物,任何遗存都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但是,郭氏家族墓从目前的抢救性发掘来看并非如此。
吕认为,航天基地对文物保护格外重视,在2012年初还专门就此下发过文件,要求基地内所有项目在开工前必须进行文物普探,只有获得文物部门的可开发证明方可进入下一个建设流程环节。
航天基地规划分局副局长林杨指着航天基地最新的一期规划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同为一期规划范围内的西汉将军张安世家族墓,考古发现有绘九头鸟图案的瓷罐等文物,后被整体保护下来。原规划的两个项目被分拆到其他地块安置。张安世家族墓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并将建一座博物馆。
这便是家族墓地的不同命运,有价值的文物决定了是否原地保护。
自航天基地落户少陵塬之后,真正被圈定保护的古墓葬屈指可数,而该基地正在急速扩容。2011年6月,西安市政府明确其二期规划区面积达63.62平方公里,相当于一期的三倍大。
事实上,航天基地未来开发将进一步蚕食包括郭氏家族在内的众多古墓葬群。该基地有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区域是汉唐明清以来的家族墓葬集中区,地下文物遗存众多,几乎每一个项目在文勘过程中都能发现一些文物。
2012年6月28日,11个重大项目在航天基地集中开工,西安期待的“世界一流航天产业新城”正在古都崛起。
无力的抗争
面对祖坟先后被掘,郭氏后裔奋起抗议。
2012年6月18日,设在台北的世界郭氏宗亲总会委派郭在权等宗亲代表赶往西安,查看发掘现场、收集证据。此后不久,世界郭氏宗亲总会给西安市政府发去《关于请求停止挖掘郭子仪家族墓群的函》,要求立即停止挖掘郭子仪家族墓群;归还遗骨复葬;建立遗址公园实施保护。
一位要求匿名的郭氏后裔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西安市政府已收到信函,分管副市长亦表示就此调查并答复。
在等待答复过程中,郭氏后裔的抗议也在互联网升温。6月28日,一篇《唐玄宗孙女之墓被挖遗骨被带走》的文章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点击率超过11万,评论数过千条。作者郭翔鹤在文章中称:“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文物部门,事实上已经成为开发商的马前卒,如果开发项目遇到古墓阻碍,文物部门马上上前‘拔钉子’,运走遗骨和文物后,开发项目照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