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初,来自武汉、襄阳、十堰等地的300多名珠宝界人士聚集竹山,成立了湖北省绿松石行业商会。而这个商会的成立,也是为了发挥资金集聚、人才汇聚的优势,整合资源要素,规范绿松石生产、加工、销售秩序,打造世界绿松石精品名牌。“一起发力宣传好湖北的这张名片。”邵中文告诉记者。
市场:先“相亲”再谈价
“你这个摆件怎么卖?这个又是什么价格呢?”采访中,记者如此的询价方式,被不少绿松石经营者称为“太外行”。原来,这些摆件上面都会有一个小标签,但只显示这块绿松石的重量。一般买摆件的人,大多和“相亲”一样,先求得合眼缘的商品,主要是看造型和寓意是否喜欢,等待“相亲”成功后,商家再根据重量报价格。“影响摆件的价格因素很多,比如绿松石的成色、商品的造型等等,所以每个的价格都很难详细标注,关键看买家是否喜欢。”不少绿松石老板的如此回答,总是让顾客有点发虚。“没有明确标价,我怎么知道这个商品值多少钱呢?”采访中,顾客刘小姐告诉记者,如此购买规则,会让人觉得价格很混乱,加上一般的人都不太懂,什么都是卖家说了算,买家就很被动。
记者在市场上看到,虽然精品绿松石摆件动辄几十万元,但在市场上,也四处可见廉价的“绿松石”饰品。一条号称为“绿松石”材质的项链仅几十元钱,一般的买家很难从肉眼上区分,还有的几十元一个的小饰品上,到处都雕刻着“绿松石”。“不少顾客因为不懂而不敢买。”陈美珠告诉记者,绿松石根据颜色、光泽、硬度等不同,分为不同等级,价格差别很大,还有各种染色、合成与天然的区分,所以市场很乱,不少假货横行。而冯晓也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个玩家拿自己花了几万元钱买的绿松石给他看,他暗自估价为几千元钱。“价格真是不好说,不懂就很容易吃亏”。
记者了解到,目前,来珠宝鉴定中心做绿松石鉴定的还不多,并且珠宝鉴定也仅能将其鉴定为“松石”,这个鉴定只能证明其是天然而非合成的矿石,但无法得出“具有收藏价值”这种结论。因为松石种类众多,市场价格差异极大,难以仅凭一纸鉴定证书确定其价值。因此,也使得不少不懂的消费者在购买时显得非常犹豫。
预期:绿松石“钱景”看好
对于近年来绿松石价格的一路上涨,不少绿松石经营者纷纷表示,未来的预期应该更好,毕竟资源越来越少。而邵中文副会长也表示,近几年来,随着矿山的关停,从事绿松石开采的人员也从过去的一万多人下降到一两千人,其工艺的附加值及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绿松石“钱景”被看好。
不过,虽然预期较好,但卖家也承认,近两年来,随着绿松石经营者越来越多,这个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生意没有以前好做”。记者了解到,绿松石的销路有三大块:出口、西藏藏饰加工以及省内销售。不过今年,随着欧美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滑,因此销量也大不如两年前。
陈美珠是2004年开始从事绿松石经营的,连亏三年后,终于迎来绿松石好行情。今年初她信心满满扩张,连续在温州、汉口古玩城、武昌街道口等地开连锁店,却明显发现生意不如以前,最后只好将汉口、街道口的店关闭。“一连几天没生意,门面租金、人工都很贵,只好关掉。”
而在汉口一家古玩城,经营了多年玉石的老板康先生告诉记者,做了这么多年的玉石,仅靠绿松石盈利是很困难的,大多是各种玉石一起做,毕竟成本很高。康先生留意到,近两年来,武汉街头冒出来多家经营绿松石的门店,对此他认为,这种投资还是应该谨慎,毕竟现在玩石头的人不如几年前多,且绿松石更多还是被当成礼品赠送,真正做投资、收藏的并不多,所以市场的份额非常有限,投资经营也有一定风险。(楚天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