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收藏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收藏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012-10-16 17:11:13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收藏”,往往是指将书法、墨宝、画作、玉用各种展架、藏册精心装帧、收集起来。如今,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这样的“收藏”定义似乎有些狭隘。国际上,收藏当代艺术,早已成为一种潮流,而在中国还属刚刚兴起。德国著名的当代艺术评论家乌苏拉·帕南斯·布勒教授曾说:“中国的藏家在购买艺术品时,往往更加看重艺术品的历史价值,喜欢盖棺论定的东西。”这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在目前相对而言颇受冷遇和争议的原因之一。不过,当代艺术的收藏群体中也有这样一类,他们认为,收藏,不仅可以收藏过去,同样可以收藏当下,收藏未来,而且这一切仅源于兴趣,源于爱好,源于一种生活方式。

  收藏与生活经历相关的作品

  收藏,是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这是乔志兵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收藏艺术品,艺术也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闲暇之时,他会经常光顾各种艺博会,游走于世界各大美术馆,乐此不疲。谈及个人收藏,乔志兵说这取决于个人的趣味和爱好。他在购买作品时,对艺术家的要求很高,然后再挑选满意的作品。目前,他的藏品已有百余件,主要是关注与自己生活经历有关的作品,以雕塑居多,包括安东尼·格穆雷、宫岛达男等的作品。但他在收藏中不局限于作品的材质,而是主要看艺术家所传达的思想。当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他会与创作作品的艺术家接触,交流后逐渐成为朋友。他一般会持续关注他认为有“才气”的艺术家,而且每年都会购买他们的作品。所谓有“才气”的艺术家分很多种,乔志兵说:“我理解的是一种大智慧,而非小聪明。过眼多了,自然能区分好坏。”

  收藏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买作品,所以,市场行情的好坏对他影响并不大。在他看来,2008年金融危机,藏家的可选择性反而更大,能买到很多难得的好作品。乔志兵认为他的收藏,包括整个当代艺术的收藏,还处于初级阶段。他说当代艺术从市场形成到现在才短短几年,甚至谈不上收藏脉络,藏家会随着艺术家的成长不断增加、调整自己的藏品,“寻找能收得着,藏得住的艺术作品”,多年以后会自然形成一定的脉络。

  对于自己的藏品,乔志兵毫不吝啬,经常会有人找他借作品参展,他喜欢把藏品展示给大家,喜欢把艺术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让公众参观分享艺术。

  收藏只选绩优股

  张兰是收藏当代艺术比较早且前卫的收藏家之一。她似乎把企业经营中的开拓精神付诸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其关注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不同媒材。“它们能带给人们一种洒脱、自由、极其个性的精神,仿佛透露给我们很多‘未来性’信息,好的作品融入了艺术家的力量和思想。”在秋色宜人的午后,她静若秋水般描述着自己的收藏体验。她强调,既是“当代”,就应该具备一种引领和创造性的姿态。

  目前,她大约拥有两三百件当代艺术藏品,其中不乏国内外的名家名作,包括达明·赫斯特、安迪·沃霍尔、白南准、黄永平、陈真、徐冰、蔡国强、方力钧、周春芽、张晓刚(微博)等艺术家的作品。她的收藏比较“随性”,没有专业的艺术品经纪人,完全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对艺术的理解,她会综合考虑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修养和作品的文化内涵等因素。在她看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便决定了一个收藏家的收藏脉络,其中独到的眼光尤为重要。以达明·赫斯特为例,张兰收藏了他的《药片》、《手臂》、《手术刀》等作品,她看好作品中传递出的“力量感”,认为整个作品无疑具备前瞻性。“如果把艺术品比作股票,我看不准潜力股,只选绩优股。”她笑言。其收藏标准有三:选择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作品;首选艺术家的精品之作;对于优秀的高产艺术家,她会限定购买作品的数量。看似简单的评述,其实背后做足了基础功课。“有影响力比较优秀的艺术家,我会关注其近10年作品价格的走向、变化,并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可见每件藏品都是由张兰精挑细选而来。

  • 相关阅读
  • 不得不了解的葡萄酒收藏经

      喜爱葡萄酒的人都很乐意收藏葡萄酒,在很多商务人士的重要场合,往往大家会谈论到收藏了什么样的酒,很多时候,收藏葡萄酒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标志,所以你不能不懂得一些葡萄酒收藏知识。  当下,...

    时间:10-16
  • 嘉兴老人收藏上千件红船藏品

      从上世纪60年代保存第一枚南湖红船参观券起,69岁的嘉兴老人朱炳荣就没有停止过和南湖红船的“不了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集的与南湖红船相关的邮票、明信片、参观券、商标等物已经超过1000件,被...

    时间:10-10
  • 武汉收藏界捡漏行家:捡成千万富翁

      他,以2枚建行1元纪念币起家,从收藏邮票,到瓷器、古玩,搜罗了近千件藏品,初步估算价值有上千万元。他就是现年56岁的汪新华(如图),在武汉收藏界是出了名的“捡漏专家”。  买仿品,长知识  起...

    时间:10-09
  • 70岁退休教师收藏上千酒瓶

      见过收藏古董字画的、收藏茶叶美酒的,收集酒瓶的你见过吗?巴南区鱼洞退休教师、70岁的杨积尧收藏酒瓶十几年,收集的酒瓶数量上千。  别人喝完就丢掉的瓶子,为何在杨爷爷看来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贝?  不爱美...

    时间:10-09
  • 张大千:千金散尽为收藏

      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张大千(1899年-1983年)是一位集绘画与收藏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大师。一方面,他是诗、书、画皆精的文人画家,多才多艺、游历广、艺术功底深厚,为传统中国画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做出过巨大贡献;...

    时间:10-09
  • 王刚收藏心得:我也有走眼的时候

      著名主持人、收藏家王刚现身榕城某五星级酒店,为“《人民日报》缩印本大全套”的发行进行推介,推介会上王刚分享了自己的收藏心得。  “我也有走眼的时候”  王刚说:“许多人将我...

    时间:10-08
  • 手机浏览器微端应用将成潮流

      来自欧朋浏览器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手机浏览器的月度活跃用户在一亿左右。专家表示,随着手机浏览器和HTML5技术的发展,在网页应用和移动客户端应用之外,HTML5技术之下的微端应用将成为未来一大潮流。  CNNI...

    时间:09-25
  •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伊斯坦布尔开幕

      作为2012土耳其中国文化年的重点展览项目之一,“内外兼修—中国当代艺术展”20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开幕。  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张清洋和土耳其文化艺术界200多...

    时间:09-21
  • 玩收藏要吃透各个门类

    初进收藏圈的“菜鸟”受行家挤兑和嘲笑,主要原因并不是你眼力差,而是跑错了圈子。...

    时间:09-21
  • 新疆酒迈入收藏级别

      2012年3月,新疆一款酱香型白酒被消费者收藏,藏宝人祁勇幸为此付出12万元;不久前,楼兰酒业推出售价近2万元的楼兰香,意在打造新疆味道的收藏热。  在酒收藏市场逐年升温的今天,新疆酒商正在寻求机遇,积极...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