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林认为,一是建设“博物馆+城市新区”的综合型博物馆模式,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博物馆,将济南建筑文化博物馆融入济南新城建设。另外一种就是“展览馆+历史街区”的社区型博物馆模式,可将济南建筑历史的展览内容由一个展馆延展至整个片区,形成一馆一街、动静态结合的展览模式。
刘刚建议,政府可以在老商埠区、旅游路沿线或公园景区周边辟出专属区域,也可将“十艺节”后大量场馆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博物馆集群。对于已经建成的民间博物馆,政府可按参观人数、展览次数等给予经费补助,民营博物馆的建设用地可得到优先供给,并鼓励支持民间文物收藏家捐赠文物。
“百座博物馆一定要以方便市民参观为原则,可依托社区等进行建设。”管国志表示,博物馆的功能就在于向市民展呈、传播文化,其场馆一定要接近社区。
另外,民间博物馆是重要的力量,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得到政府的扶持。但由于很多藏品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建设民办博物馆的同时,政府应该组建专家指导机构,对藏品进行鉴别,对场馆建设进行指导,防止出现误导市民的现象。
“民办博物馆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输血,自己也要具备造血功能。”也有专家认为,博物馆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出现优胜劣汰也是必然的。博物馆不能只是一个固定场所,而应该是有活力的。
据悉,位于纬五路东的宏济堂博物馆就保持着边经营边展览模式,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催生出新型文化产品。另外,商埠区的羲古会馆也在走这条路子,除了展厅免费开放外,还有文化消费项目,为民间博物馆的生存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