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虽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流传于民间的大多是普品,古玩市场里很少能“淘”到价值连城的古墨极品。现在常见的都是价值在千元以内的古墨,市场成交也很活跃,收藏群体也较为庞大。在拍卖市场上,古墨珍品十分少见,一旦有古墨精品出现,都会受到竞拍者的追捧,且成交价也十分惊人。
如早在1995年,北京翰海曾以55万元的高价拍出乾隆套墨“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十锭)”。1996年,该公司拍出的“御制天府永藏玺墨”成交价为46.2万元,并创造了当年单锭墨的最高纪录。近年来,古墨在各拍卖会上又频频拍出高价,一方面表明了藏家对墨锭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墨锭收藏行情看涨,其收藏前景乐观。如在2007年中国嘉德“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拍卖会上,一锭估价为15万元的清乾隆“御制咏墨诗墨”以128万元的高价落槌,而原先估价为40万元的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彩朱墨(十锭)”,更是被拍到全场最高的448万元成交。由此可见,古墨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古墨收藏之风盛行,其价格也呈水涨船高之势,一些制假高手也把心思移到了古墨造伪上来。古墨的鉴定、鉴别,也和其他收藏门类一样,应多看实物、多记实物,要通过实物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多看实物可以对某一名家名作的墨质、题识、图案、墨品、风格认识更深刻。总之,古墨收藏者应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加强对各类墨品的了解。
商报链接
古墨的鉴定与保养
首先是看墨品。要注意观察制墨的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墨的形态、大小、轻重等。墨的光泽泛紫色则是优质墨。看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冰纹”与“墨霜”均是墨品曾受潮的现象。如表面暗淡、老重,证明是一锭古墨。
其次是闻墨品。古墨由于含有多种中药材,藏家一闻即有一股馨香扑鼻而来,这就是中药味产生的香味。后代所制墨品常有一种怪味。大多是用冰片掺之,味浓烈含凉,人闻后有刺鼻之感。而古墨的香味,淡雅沉朴,很是舒畅,人久闻而不厌。
最后是比墨品。古墨老旧、厚重,图案字迹清晰、规矩,香气沉朴。而仿制墨(即后代制墨)由于质差工少,与古墨有天壤之别,一比就一目了然。收藏古墨,还必须掌握明清各朝制墨大家墨号和墨派,最好有墨谱对照,防止伪造者以新充老、移花接木,蒙骗藏家。
由于墨品存世时间较长,收藏古墨首先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不宜放在干燥或过于潮湿的地方。其次,古墨易破易碎,不能压碰。一般都要做锦盒,用宣纸包装入盒存放。另外,古墨要放置在避光、背阴的地方,避免透风,也不能放在高处,以防跌落损坏。(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