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古旧家具收藏呈组合化趋势 中堂受追捧

古旧家具收藏呈组合化趋势 中堂受追捧

2013-03-28 17:06:52

  大红酸枝性价比高 成收藏新宠

  “古旧家具收藏,玩的就是历史、材质和工艺。”廖沃华说:“事实上,不同的地方,对红木家具(红木家具装修效果图)的材质、造型等都有不同的喜好和习惯。总体来说,黄花梨和紫檀家具最为金贵,是宫廷专属。但,使用黄花梨、紫檀材质制作的古旧家具不仅稀少,而且价格高昂,动辄数百万元,并非一般市民所能企及。因此,我首推同属顶级靓材质的大红酸枝,其次才是黄花梨和紫檀。以同年代的一品官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为例作对比,紫檀材质的起码在400多万元,黄花梨材质的也要300多万元,而大红酸枝的大概在100余万元左右,准入门槛相对比较低。”

  “过去,在古旧家具收藏领域,是香港、台湾热过广东。随着广东经济的腾飞,近10年来,广东已经超过香港、台湾,成为古旧家具的最重要收藏圈。特别是早期流到香港、台湾的大红酸枝家具,如今正逐渐向广东市场集中。”华艺国际拍卖公司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王力透露,近两年来,酸枝古旧家具的拍价不断走高:“2011年6月1日,在香港佳士得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一对清乾隆御制酸枝玉璧拉绳纹铜包角条桌以984.4万港元高价成交;同年9月18日,在北京翰海第73期四季拍卖会,两件清初期白酸枝圈椅成功拍得62.72万元;去年10月,在香港敦煌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一张清代酸枝雕子藤富贵画台拍得46万港元。”另悉,在红木家具市场,泰国大红酸枝的材料价如今已经达到8万~9万元/吨,与印度小叶紫檀的材料价的距离正在不断缩小。

  重谈“盛世收藏”

  陈庆彰(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对“收藏热”,使用得最广泛与频繁的一个关键词非“盛世收藏”莫属。按照“盛世收藏”一般的完整理解,即盛世之时代,收藏随之繁荣。但,究竟“盛世收藏”是否符合历史现象,或者遵循某种历史普遍规律呢?答案:并非完全如此!

  普遍公认的,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收藏热”,分别为:一、北宋约宋徽宗前后一般时期;二、晚明时期;三、清康干时期;四、清末民初时期。稍结合历史便可大概清晰,四次收藏热中,除第三次清康干时期外,另外三次出现的时间,往往不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不是当其朝代中,社会、经济最为稳定与繁荣的年代。反而正好是社会、经济转为衰败,甚至是最为动荡的年代。

  事实上,这三次的收藏热,除了北宋徽宗个人喜好带来一次收藏的“繁荣”外,其他两次均是由于社会动乱、民生不稳、腐败盛行、战火蔓延,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引发了这个所谓的收藏热现象。在这些特别的时代里,作为硬通货的高价值艺术收藏品,成为下至民众、上至百官竞相储财、敛财、生财、甚至行贿的最佳品种。例如,在宋徽宗时期,由于上行下效,艺术品成为朝廷百官相互贿授以保其位的最佳物品。据说,连金国也是采用本属宋国的大量奇珍异宝来行贿宋朝奸臣,从而分化宋朝,最终活捉宋徽宗,了结了北宋一个王朝。

  而到了清末民初,收藏热更是登峰造极,并产生了一个更为独特的现象:外国侵略者大量抢掠中国艺术品,多路军阀武装,如党玉昆、孙殿英为军费所需,不惜以武力收敛、贩卖收藏品,最大买主自然还是外国人,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盗墓热。

  即使在清康干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是事实,但艺术收藏品作为各阶层,尤其是社会上层大量频繁利用其作为官场腐败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笔者认为,从过去的历史看,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收藏与盛世完全联系在一起。

  • 相关阅读
  • 文物局限制名家作品出境 实际操作性遭质疑

      近日,国家文物局颁布了《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明确规定吴冠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关山月、陈逸飞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启功、张仃、程十发等21人代表作品不准出境。  此规定...

    时间:03-29
  • 西安斥资125亿为未央宫申遗

    “虽然还要在亲戚家或出租房里住上一段时间,但我们支持政府这样做,这里早就该好好清理了。”...

    时间:03-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