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令人心痛的例子是著名实业家、藏书家张元济在上海创办的东方图书馆被毁。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该馆藏书已逾50万册和收藏图片、照片5万余枚,其中善本书就有3745种,共计35083册;加上当时尚未整理的购自场州何氏4万册藏书中的善本,善本书的总数达5万册,其中海内孤本和精品约500种共5000余册。
关于中国图书损失的数量,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8年底统计,中国抗战以来图书损失至少在1000万册以上。1943年前,美籍人士实地考察,估计中国损失书籍在1500万册以上。
其间,中国的博物馆也大量被侵华日军或炸毁或劫夺,如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两批文物被劫,北平研究院在宝鸡发掘所获文物分藏北平部分被盗300多件,日伪先后从故宫[微博]博物院运走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等。更可恶的是,1942年伪北平市署搜刮故宫金缸的金屑,供日本侵略军用,简直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博物馆文物藏品大量被劫,对中国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据1946年中国代表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大会递交的一份材料说:“全国博物馆,战前计有37所,工作人员110人。战争起后,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文物珍品多迁至四川贵州各地妥藏。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亦迁四川李庄继续筹备。各省设立之博物馆则以战事影响,大多停办。1944年统计,全国仅存博物馆18所。”幸亏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不少文物珍品及时南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日本侵华期间,经调查还有以下一些重要文物被劫的情况:
如原存于北京协和医院实验室中的“北京人”化石,在1942年日军侵占期间突然失踪,造成世界科学史上的重大损失。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两批珍贵文物被劫,一是由我国著名女考古学家曾昭橘在南京所藏的古物85件又一箱,其中有南齐刻石佛一尊(栖霞山齐塔寺内出)、山西赵城县佛寺壁画4块、乾隆五彩瓷器等物8件;另一是日本在北平劫走由王振铎保管的宋至清代瓷器、绣花屏风等古物88件。
日军劫走收藏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大批公私文物,古物玉器金石约50余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人民要求尽快追索被劫文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我国虽然索回部分被劫文物,但所索回的与实际被劫数字有天渊之别。即使与国内调查后有案可据的数字,被劫书籍300万册,重要文物15245件相比,索回的也相差甚巨。(本文节选自作者所著《流失海外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