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艺术品市场:闲说真真又假假

艺术品市场:闲说真真又假假

2012-07-09 16:23:51

  说到文物艺术品的作伪造假,那中国绝对是一个山寨王国,几千年来这方面设圈下套的智慧特别强,简直无奇不有,五花八门。

  王羲之为老妪书扇的故事,说明魏晋南北朝艺术市场的活跃。史料记载,王羲之死后不到几十年,就有仿冒他的书法横行,造假手段之一是用茅草屋上的雨水汁染黄做旧。隋唐五代,书画收藏繁荣的同时就是作假的层出不穷。唐太宗时,待诏文林馆的李怀琳,善为伪迹,是公认的作假能手。武则天这样严刑峻法,任用酷吏,照样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她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易之有恃无恐,奏召天下画工修整内库图画,名义上那是搞国家文化工程,打文化牌了。画工们各施所长,精意摹写,与原作分毫不差。这小子将高仿的精心装裱起来,进而以假当真,还归内府,把真迹自己留了下来。名画作伪,就史料所见,张易之算是开山祖师。后来清代高士奇敢“忽悠”康熙,把家里一批不值钱的垃圾当国宝进贡给朝廷,博取名利,自己留下的却都是上上精品。如此“恶搞”,可见并非他的首创。

  至于现代层出不穷的假出版著录,小儿科,老祖宗也早已玩了。明末张泰阶,这个上海人真是聪明得“野豁豁”。他印了一本《宝绘录》,自六朝隋唐五代到文征明为止,所收的全部是伪作,而且几乎出于一人手笔,说穿了就是配合售假的一个图录。这从一个侧面也概见出明代作伪的泛滥。传说文征明的真迹上午完成,下午画店即有赝本挂出,看来并非空穴来风。清末杜瑞联的《古芬阁书画记》更为骇人听闻,汉魏晋唐大家,应有尽有。还有近代大言炎炎的康有为,他的《万木草堂画目》,同样吓人得很。行内甚至有这样的潜规则,只要经“康师傅”题跋的古画,即使真的也变成假的,呜呼。

  弄假成真,制假售假,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益,这个大家都懂。制假是技术活,售假说穿了也是技术活,只是在一条龙服务里面各自具备的知识含量技术标准不一样。我曾经讲过,这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否则,金缕玉衣、汉代玉凳,哪能这么容易“卖”出去?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里不谈别的,只谈谈这造假市场为什么有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多的假东西能最终卖出去,形成可观的产值和利润?里面花样很多,猫腻重重。

  有的是十足的冤大头,暴发户。他一下子暴富起来,急需用金钱买身份、买符号,附庸风雅,于是被一帮人(俗称杀猪队)忽悠进来,挨宰。经常看到某藏家家里的瓷器摆满国宝级的名品,赛过故宫(微博),当然全是假的。可笑市道好的时候,“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暴发户们还大赚特赚呢。

  有的是送礼雅贿。这个市场很大,往往真的太贵,送不起,就买假的,反正收的人也不懂。只要大名头就行,贪官污吏家查出来的很多字画古董多数都是假的。我曾在一干部家里看到两张吴冠中的印刷品,镶在豪华镜框里,说是真迹无疑,有某某画廊的标签,吓得人不敢吱声。原来是下面工程队“孝敬”他的。

  雅贿里面还有洗钱形式的,这其实跟东西的真假没有关系了。比如要给某官员行贿,送钱人家不敢拿,于是送一个茶杯,过一段时间再让这领导把茶杯送到指定的拍卖行,派专人把它买下来。雅贿就完成了,变成领导的合法收入。这花样古已有之,清代琉璃厂专门有店家开设“代办业务”。在这过程中,东西只是一个符号。

  还有搞收藏圈地忽悠政府的,搞收藏建美术馆拉动房地产价格的,搞收藏提升企业形象的,搞收藏虚报个人资产的,搞收藏进行融资抵押的,搞收藏抵充应还债务的,如此等等,里面的花头精多了去了。所谓的“搞收藏”,其实绝大多数就是买假货的代名词。

  古玩这一行,人称有三个境界:人骗我,我骗我,我骗人。“人骗我”的时候,自己初入此行,听信旁人,被“老法师”牵着鼻子当冤大头宰。等到自以为懂一点了,神叨叨以为自己的眼睛比别人高一等,自以为能“捡漏”,天天翻书查资料,沉迷其中,天天捡回个“大元宝”。那是“我骗我”阶段。当噩梦醒来,发现自己倾家荡产换来的原来是一堆垃圾。有些人会一梦惊醒,就此金盆洗手。更有人会走上不归路,于是开始“我骗人”阶段……曾与一位老专家聊天,他深有感触地和我说,有些企业家老板,开始是真心想搞收藏,后来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回过头来一起去骗别人。今天看来,不是艺术市场扩大了,而是这个“贼船”队伍越来越大了。有些甚至沦为大资本运作的诈骗团伙。反正法律也管不上。

  • 相关阅读
  • 艺术品市场炒作一人只要3个月

      为求将手中收藏的艺术品或古董高价卖出,卖家与拍卖行暗箱操作……熟悉电视剧《青花瓷》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炒作的套路。实际上,这些炒作手法在当下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市场真实存在且比比皆是,当...

    时间:07-02
  • 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位列世界第一

      据文化部近日发布的《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年增长率达24%,位列世界第一。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是文化部继2010...

    时间:07-02
  • 艺术品市场倒春寒 福建寿山石“逆势上扬”

      在连续多个拍卖季“热浪”迭起之后,2012年中国艺术品春季拍卖纷纷遭遇“倒春寒”,但寿山石却“逆势上扬”,仍备受青睐。  27日下午,亚太地区古玩鉴定评估中心负责代办处在福...

    时间:06-28
  • 揭露丑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劣币驱逐良币。”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这样评价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亿元神话、高回报率,这几年艺术品市场火爆狂热,不少投资资金趋之若鹜。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下称“雅昌监测中心&r...

    时间:06-15
  • 艺术品市场繁荣 短期艺术品投资信托持续火爆

      今年一季度,艺术品信托市场延续了此前的火爆态势,不仅在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大幅提升,而且在艺术品的投资模式上也更加稳健。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前3个月艺术品信托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该产品未来的市场空...

    时间:06-15
  • 艺术品市场降温拍卖行转型开画廊

      最近,在郑州古玩城、天下收藏文化步行街,一些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画廊其实多由拍卖公司“转行”而来。进入2012年,楼市低迷,股市没起色,收藏热降温,拍卖行成交额骤降,一些小型拍卖甚至...

    时间:06-07
  • 艺术品市场延续颓势

      尽管今年艺术品市场也有天价拍品出现,但整体艺术品春拍却难掩颓势。从2011年秋拍开始,艺术品拍卖出现了调整,一直延续到了今年的春拍。来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 2011年春拍上拍总数为25.88万件,...

    时间:06-07
  • 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收益率时代不再

      5月21日,随着邮品钱币铜镜部分收槌,中国嘉德(微博)2012春季拍卖会落下帷幕,据统计,总成交额为21.41亿元,比去年秋拍的39亿元下滑45.1%,而较去年春拍更是同比缩水一半以上。嘉德的成交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

    时间:05-30
  • 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需尽快制定

      2012年4月下旬爆出艺术品查税门事件后,艺术品行业的全产业链几乎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动。  去年12月,文化部在《文化系统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中,再次明确提出,推动出台《...

    时间:05-28
  • 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需尽快制定

      2012年4月下旬爆出艺术品查税门事件后,艺术品行业的全产业链几乎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动。  去年12月,文化部在《文化系统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中,再次明确提出,推动出台《...

    时间:05-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