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七八年前笔者接受一个案子。西安某著名民营企业家自杀。事后他的家属邀我去看一部分他的收藏,青铜器玉器,几百件之多,全是假的。这个老板的遭遇有些典型意义:先是被手下小蜜勾搭上,小蜜的父亲拉来一批古董圈“高人”。高人专家为他描绘宏伟蓝图,忽悠他搞一个中国玉器私人博物馆,保证一本万利……老板脑袋一热,于是大批国宝级玉器潮水般涌来。你见过迷你玉质编钟一套套一箱箱搬进来的吗?你见过青铜器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吗?他都有。自己的血本花了三四千万元,借了朋友三千万,还挪用了公司几千万。终于有一天,他如梦初醒,睁开眼睛,花上亿元认出了那个“假”字。据说那天他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抄起家伙砸了好多件青铜器,一边砸一边骂“你们骗我,你们骗我”。这个堂堂西北汉子大概觉得无脸见人,他也没有沉住气去转骗别的老板,没有几天就在自己办公室的卫生间上吊自杀。
其实,老百姓把假的说成真的骗人不算什么。最近网上的两个段子,领导们把真的说成假的,那才真叫智慧:
其一是:一律师给法院院长送礼,礼物是一对宋代瓷瓶,价值不菲。院长问:假的吧?律师说:对,假的,便宜,一个15,俩30。院长说:假的我也不能收啊,这样,算我买你的,给你30块,你给我写张收条。
其二是:一个人花了100万,买了名家字画送某领导。领导见了说:假的吧?这人说:怎么能是假的呢?领导说:这种画啊,市场上100块一幅。送画的人急了。领导接着说:这画虽是假的,但我还挺喜欢。这样吧,我也不能白要,给你100元,算我买你的!后来,送画之人求的事办成了,而领导亦坦然说:我从不受贿。
作家李碧华曾说:“世间万事万物,真假的标准,只在是否‘有利’,一有好处,你要它们是真就真,是假就假。说时且毫不赧颜,这才最可怕。”(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