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包括90后都是我们需要争取的消费群体,他们更多在互联网上玩,不是通过报纸、电视来了解世界,所以我们现在都拍微电影了。”
张良把投放广告和促销的钱用来打造高端白酒的“文艺范儿”。“我们通过和文化产业结合,比如演出、创作、评奖等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能快速接触到产品的目标受众,扩大知名度。”
小众传播是奢侈品营销的必备噱头,张良计划,通过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合作,打造音乐名人效应,实现“圈子销售”。“我们真正的消费者是爱酒、懂酒、好酒的人,对中国文化、酒文化理解深厚,既有品鉴水平也有收藏能力和爱好的人,这就是销售上的差异化。”
根据“圈子理论”,张良全面打造了经销商与股东二合一的销售模式。“每位股东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来销售,产品基本固定在一定的社交范围内,经销商股东大多来自业外,有的是收藏爱好者,有的是文化名人,只有成为股东,才有资格销售。”
消费奢侈品相当于一次财富分配
“百年酒窖,千年文化,祖传酿酒秘方,中国白酒为什么不能出奢侈品?”张良反问。
上世纪,欧洲人在收藏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本世纪,中国人在收藏欧洲的手表和皮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也有了收藏品和奢侈品的概念,我们为什么不参与竞争?”张良认为,“虽然中国白酒走进国际奢侈品的行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要勇于尝试,去提高国际地位和文化品位,打造品牌影响力。”
高端白酒走奢侈品道路曾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是浮夸、虚荣和暴利的表现,但张良要为此正名:“奢侈品也是收藏品,中国高端白酒走收藏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人民提高精神需求的表现,收藏古玩字画可以获得精神愉悦,白酒同样可以。”
张良认为,奢侈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这不是坏事。“附加值高,价格就高,高消费人群也是交了税之后来消费的,泸州老窖的销售收入也是要交税的,这相当于一次财富分配,甚至是二次或三次财富分配,这就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