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危机”是否真的存在
6月29日,一款名为“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发布公告称:“基金成立以来运作正常,现已到期终止,信托资金已全部兑付”。国投信托是国内最早发行艺术品信托的公司,旗下国投飞龙9号于2010年12月发行,信托期限为两年,发行规模为1.5亿元,资金用于购买雅盈堂合法拥有艺术品的收益权。该信托计划认购10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8%,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为8.5%。按照信托计划规定,当运行满12个月后,雅盈堂拥有提前回购的权利,由中国嘉德(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担任艺术品的保管人和保证人。据国投信托内部人士表示,信托计划已经正常兑付,该信托的抵押物主要是数幅书画作品,至于具体的处置手段则不便透露。
很显然,这是一次艺术品基金提前兑付行为,据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赵祥龙介绍,艺术品基金的提前或延期兑付,都必须经过全体买受人的同意。以国投飞龙9号为例,信托计划完成正常兑付,似乎将目前越传越大的艺术品基金“兑现危机”问题推向了谣言的行列。
那么艺术品基金是否就真的不存在所谓的“兑现危机”?很显然,单凭国投飞龙9号的提前兑付似乎并不能完全打消这样的疑问。加之,与该款基金有着密切联系的北京雅盈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股人王耀辉日前因金融案件被调查事件,越发使得这款基金的提前兑现失去了原本的参照价值。赵祥龙告诉记者:“任何的投资都会有一个系统性风险即市场性风险,如果始点走错了,在市场的高点建仓,低点出货,这肯定是亏了,这就是市场风险。艺术品作为小众的投资品种,任何小众的投资品种都会面临一个流动性风险。这种流动性在市场极具波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流动性的困扰,流动性风险也就会暴露。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基金恰巧是面临着两层风险叠加一起的危险时段,所以,国内艺术品基金想要在市场低点的时候出货,只能是以更低的价格才能出手。”
以更低的价格出手显然无法保证艺术品基金的正常兑付,试想,如果国内艺术品市场在接下来秋拍阶段仍无法摘掉“调整”的帽子,行情与成交量持续走低。那么,以增值为目的的艺术品基金投资势必要面临着到期而无法正常兑付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会产生大范围的兑现危机。对此,赵祥龙也认为,“艺术品基金兑现危机的出现,取决于艺术品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对市场所保持的信心程度,如果有信心,即便出现兑付危机,也是可以转化过去的;相反,如果对市场失去了信心,那么必然会出现爆仓的现象,违约行为也就随之而来。”
危机与机遇并存,艺术品基金旧时代的终结
始自今年春拍乃至会延续到秋拍的市场低迷使得原本红火的国内艺术品基金领域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遭遇到集中性兑付难题,甚至可能引发兑现危机。但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如同赵祥龙所说的,“在经历了这次的兑现危机之后,国内艺术品基金作为新兴的事物,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同时,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投资者、藏家、艺术家,都应该通过这一轮的博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是艺术基金的发展道路。”换言之,即将出现的国内艺术品基金的集中兑现期,将会成为国内艺术品基金内部自我淘汰的开始,也极有可能是国内艺术品基金新时代的到来。
而对于艺术品基金遭遇兑现危机所可能引发的市场问题,赵祥龙也说到,“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与宏观经济、货币发行量高度相关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危机信号的放大可能对因为喜欢才收藏的藏家影响不大,但对于投机性的投资者冲击就会很大。其实所有问题又回归到原点,即艺术品收藏的初衷与目的——因为喜欢所以收藏,因为收藏所以投资的主轴线。所以说这次的秋拍或者明年的春拍,将会检验我们的市场是投资型的还是投机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