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一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减速与资本的远离。使更多抱着发财与投机的人跟机构开始如梦初醒。带着热钱悻悻而去抑或开始隔岸观火。2012年秋拍已于上月举槌。中国嘉德(微博)作为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已率先完成了秋拍。截止目前,仍没有过亿拍品现身,亿元时代能否再次降临。相信很多人依然会寄希望于李可染。
连连破亿 天价背后怎能坐怀不乱
从七八十元到一两亿,在普通老百姓眼里, 《万山红遍》是一幅很常见的中国山水画。如果硬要给它的天价拍卖找个理由,或许因为它是金石画派的代表人物国画大师李可染的作品。同时作为中国书画门类,李可染画作是较早进入艺术市场的。而拍出的这张天价国画,是李可染七幅万山红遍中流传于民间尺幅最大的一幅,堪称李可染红色山水画中的精品。又因为创作时正值绘画事业的巅峰期,其中的四张用了故宫(微博)内府的朱砂,而这张上拍的画作恰恰是其中之一。再或许因为它当年出版著录次数较多,又被印在邮票上,曾是新中国红色革命艺术作品的最好举证。这些附加值,都可以作为一个个噱头来吸引买家的注意。我想除了买家能说明为何花这2.93亿元竞拍此画外,媒体对于事件的持续发酵,外界的任何猜测可能都会平添雾水,怎么表达都难以分析这过亿天价的原因。
作为近年来一种高回报的新型投资行为。已有媒体分析指出,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已经超过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但随着近一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减速与资本的远离,使更多抱着发财与投机的人跟机构开始如梦初醒。带着热钱悻悻而去抑或开始隔岸观火。
在艺术市场新买家不断涌入,新资金的不断注入又有大量热钱流出的的背景下。无论近现代亦或古代书画收藏。鱼龙混杂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让很多买家开始变的力不从心。入市较早的老藏家由于尝到投资回报的甜头,已带着观望态度大力缩减投入。当年琉璃厂潘家园遍地捡真货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市场,并不坚实的中国拍卖市场已经成了中国拍卖业的短板。藏家万象,有真爱其古美,有真爱其值多,有金屋藏娇秘不示人,更有好投机倒把五马换六羊。大量投机分子的涌入打破了原本投资者跟真正藏家的三七平衡。中国的文物收藏界,一向是不淡定的,很多人开始怀疑连连破亿的背后是跟房地产一样的投资泡沫,使得很多藏家难以坐怀不乱。
2012年秋拍已于上月举槌。中国嘉德作为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已率先完成了秋拍。最高拍品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的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6267.5万元成交。截止目前,仍没有过亿拍品现身,最贵为北京盈时拍出的“清乾隆-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 以9775万元成交。2012年秋拍。亿元时代能否再次降临。相信很多人依然会寄希望于李可染。
李可染能否再创亿元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的精品力作《韶山》在2012年中国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出1.242亿的成交价格。《万山红遍》在北京保利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创下2.93亿元的高价,这也是迄今为止海内外拍卖活动中李可染作品成交的最高纪录。经历了2012年春拍李可染作品烧红中国拍卖业。似乎在价格层面上,已经快走到峰值。但具体这个峰值拐点会不会以今年为分界。还要看北京保利2012年秋季拍卖会上的表现。我们都知道李可染善画牛。而且李可染作品传世极少(大概只有两千件左右),大部分精品又不在私人藏家手里,收藏于各大画院跟博物馆,市场有据可查的仅为八百件。远低于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这些近现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山水画就相对更少,所以价格偏高不足为奇。同一年同一季两张红色山水画在两个拍卖行上创造出两个过亿元的拍品,这在历年来的拍卖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其中的红色山水画更是属于稀缺货,抢手货。由于精明的藏家为了提高下次出手的价格,并不会让画作短时间内再流入市场。这就导致近两年市场再次出现李可染精品画作几率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