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克南6月19日发表2014年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6月20日黄金价格再次暴跌6.24%,跌破1300美元,这是继今年4月15日之后的第二个暴跌交易日。未来黄金价格如何?实物黄金是否值得投资,尤其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否应该购买黄金?这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陈炳才
认识黄金的特点
1.不能形成垄断价格。一些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形成垄断价格,比如铁矿石。但黄金矿产资源,目前不具有垄断性。因此,黄金市场不能形成垄断价格,而只具有投机价格,最多是投机性或资金垄断性价格。
2.供给具有累积性,没有周期更新。除工业用黄金外,历史沉淀的黄金都可以是未来市场的供给,它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也不是一次性使用品,可以积累、储藏和收藏,目前,全球的黄金累计量达到16万吨。由于累积性,当黄金价格高涨、需求扩张时,存量黄金都可能出售。
3.消费弹性大。属于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其购买可以多,也可以少,可以有,也可以无。奢侈品的特点是在收入下降和经济危机时期,需求下降,价格下降,类似珠宝和钻石。奢侈品是经济富裕阶段的大众和普及消费品,当经济进入景气周期,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增加会导致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2003-2011年,中国经济符合这个特征。
4.不具有货币属性,但具有商品属性。类似钻石、珠宝、字画、古董等皆具有储藏或收藏价值。黄金被剔除出货币行列之后,就不具有货币属性,只具有商品属性,而且,是比较特殊的商品,它可以作为工艺品、纪念品,乃至作为投资和投机品。由于黄金的商品特性,黄金价格与其他金融资产投资存在反向运动关系,在各种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黄金价格可能上涨。但这要看类似的商品价格趋向如何,看众人是否有投资黄金的预期和意愿。
5.持有黄金的比较成本高。黄金不是生息或付息资本,持有黄金意味着放弃资金的利息、利润、分红等投资回报。购买的投资性黄金产品出售时,比卖出价格至少要低2%左右。作为机构、国家储藏黄金,如果是存放在境外如美国、英国的央行,不仅没有利息,而且需要支付保管费用。
6.黄金价格与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关联性。虽然黄金不再是货币,但作为商品,长时期内,随着货币供应量和各种物价的上涨,黄金也会跟随工资、开采成本和税收成本的变化而增加,尤其是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也会上涨,但其价格上涨是否超过物价上涨或与物价上涨接近,要根据时间和情况而确定。通常,普通人会把储藏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手段,而且,其确实也可以具有这方面的效用。
7.黄金易于保存和遗传。黄金不同于字画、家具、瓷器等容易损坏的收藏品,它不怕火烧,不怕水淹,也不会烂掉,可以代代相传,其保管条件要求不高,成本比较低,其他收藏品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这个意义来说,黄金收藏品的保管成本低。
影响黄金价格的基本要素
1.黄金的供求和生产成本
这是影响和决定黄金价格及其波动的最基本因素。如2000-2002年,黄金的全部成本在240美元/盎司以下,而零售价格只有270~280美元,极不相称。商品的零售合理价格至少应该在全部成本的60%-100%以上(因为还有运输、零售、税收、中间环节以及利润等成本)。从这个意义来说,2003年以后黄金价格的上涨具有合理因素。而2010-2012年的黄金生产成本为每盎司800-1300美元(各公司成本不同,也可能存在成本虚高问题)。
2.资金供求状况和投机偏好
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的供求,还取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货币供求,货币供应越多,如果趋向的商品比较集中,商品价格可能远远偏离供求价格。由于黄金并非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用品,其弹性比较大,因此,正常时期的价格上涨不会体现到黄金上,往往会在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上体现出来,即所谓的价格停步不前,到了一定时期补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