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辰拍卖[微博]总经理甘学军[微博]对此也表示,依照市场发展规律,同质化竞争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适度的同质化竞争还会加剧产业变革。“我很希望北京和上海能够先试先行,为后面成立的艺术品保税区提供更多可借鉴经验。”
甘学军同时表示,各地还是要努力寻求差异化。“我对厦门艺术品保税交易的定位是小而精,不去和北京、上海拼规模、拼投入,而是做好艺术品保税交易的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把做好服务放到第一位。”
解读4 能否真正推动市场繁荣
艺术品保税交易的出现在行业内引发一场争论:它是否能够真正推动市场繁荣呢?答案有着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CEO董艺对此不看好。“艺术品保税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即税收过高的问题,只是为国内外产业交流提供了便利。依靠保税政策,保税区可以吸引不少国内外艺术品机构、藏家来保税区展览、参观,但一涉及真正交易就不行,因为交易完成后的艺术品出关还得交税,既然这样别人也就没太多必要非来中国内地开展览,如今交通便利,去香港也不比去上海或者北京麻烦到哪儿去,在香港还可以直接买卖,不用交税。”
谢洪武则有着相反的观点。“我们希望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将原来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展览、仓储、交易的业务都吸引到上海自由贸易区来,让这里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对接国际的中转站和桥头堡。虽然短期内不能解决入关缴税的问题,但长此以往,上海必然会成为一个艺术品集聚中心,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影响力或将成为推动市场进步的巨大力量。”
魏鹏举则认为,保税区的存在利于中外市场交流,但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尝试为一些市场难题寻求突破口,这是保税区存在的意义之一。
解读5 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魏鹏举认为,艺术品保税并不是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保税区将是一个突破口,在艺术品保税交易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推动国家实施相应的退税和免税政策,以适应国际市场发展,这才是保税区成立、艺术品保税交易的最终目的。
甘学军也表示,建立合理的艺术品税收体系势在必行。“否则,业内逃避税收的行为将依旧会屡禁不止,有画廊好不容易在国际市场看上一幅画,转手一卖或许能挣100万元,但光缴税先要缴几百万,到头来画没卖成,自己破产了,这就是当下市场现状。”
董艺也强调,高税收已经成为了阻碍市场的大问题。“和我们接触过的不少国际艺术大展都有过来中国发展的想法,但往往都是一看到我们的税收政策就吓跑了,这使得我们很无奈。”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双舟认为,除了对境外艺术品交易完成返回境外市场免关税和增值税外,若流入内地市场,最好也能给予相对降低的税收优惠,这样有利于艺术品的回流。对于来源于内地的艺术品,在免税交易后,只要不是文物,出口国际市场同样免关税,返回内地市场时,国内税收同样给予优惠,这样便能鼓励出口。
王昱东也表示,天竺文化保税园未来要推动对艺术品出口退税和补贴。首先,外国机构和个人在中国境内购买艺术品,能否实行退增值税和消费税?第二,对中国画廊出口艺术品,希望能退掉5%-6%的税。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