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品茗聊天

杂项相对偏冷玩家多:收藏捡漏几率大

杂项相对偏冷收藏捡漏几率大

2013-07-11 16:47:54

  同时,收藏者还应广交藏友,多与同道交流,从而丰富鉴赏知识。

  另外,近些年武汉的大小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还时常有外地公司来汉抢市场,这也为收藏者带来了诸多充电的机会。杂项收藏爱好者可多关注此类拍卖,不仅可在预展期间观摩藏品,还可在拍卖现场了解杂项拍卖行情,这样在遇到心爱之物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地摊淘来罕见“成吉思汗银牌”

  捡漏故事

  在收藏界,捡漏的故事天天有,但不是什么人都能捡漏。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杂项因包含的品种杂,价格也杂,是最易触雷、也是捡漏几率最大的一个门类。

  5月23日下午,在户部巷的一家茶馆内,记者见到了涉足收藏时间并不长,但却频下手,收获颇丰的陈凡(化名)。年近50的他真正出手购买藏品还不到一年时间。

  之所以如此有把握,自然是背后有高人指点。去年,陈凡拜在武汉收藏界一位大家门下,每逢周末,他都会跟随师父前往古玩市场取经、淘宝。

  谈起捡漏经历,陈凡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收获是从地摊上淘来的一块银牌。记者看到,这块泛黑的银牌上长约10来厘米,正面刻有“天赐成吉思皇帝圣首疾”,背面一串奇怪的符号虽清晰,却难以辨识。

  陈凡告诉记者,他一直喜爱《探索发现》栏目,去年一档《发现圣旨金牌》的栏目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不仅三个晚上看完了全集,还对此开始研究。巧合的是,在看完该节目后不久,他在香港路古玩市场一位蒙古族男子的地摊上,发现了一块与节目中相似的令牌,不过材质是银的。

  “内心的激动真是难以抑制。”在请教过师父后,陈凡将银牌交到随行手中,几乎是飞奔到取钱,将该银牌果断买下。陈凡告诉记者,他持这块银牌先后咨询了不下10位专业人士,还曾前往参与央视鉴宝栏目的海选,但因“涉嫌出土”,最终未上节目。

  记者在请教专家并查询资料后得知,该银牌用途为元朝调兵所用,背后奇怪的符号为八思巴文,这种文字当时仅在宫廷内部流通,运用于军事保密方面,用来下达皇帝军事命令。

  据了解,《探索发现》栏目中讲述的“圣旨金牌”是内蒙古乌兰浩特一户农家持有,在经历多次被认定是赝品、差点被熔化等百般磨难后,其价值最终被专家认可,藏于内蒙古大学博物馆的保险柜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块元代圣旨金牌。

  据了解,陈先生所持有的银牌除在我国博物馆馆藏外,国外也有少部分博物馆收藏,目前发现的仅有10余枚。有专家称,如果该银牌为真品,可称得上国宝级藏品。(新华网)

  • 相关阅读
  • 杂项收藏收藏的是文化内涵

      在中国收藏界,除了瓷器、书画、奇石、红木、邮票这些主流藏品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漆器等杂项收藏,近几年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深受藏市青睐的玩赏之物,杂项藏品在带来经济价值的...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