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人

杜尚:摆脱我自己

杜尚:摆脱我自己

2014-08-22 15:39:08

来源:艺术国际网

那么,杜尚这个个体“深深的内部”有什么?杜尚自己也没有给我们明确答覆,如果我们寻找,我们只是徒劳,因为不止一个人发现并指出,杜尚这个人是“无我”的。

Ⅶ。无我:摆脱我自己

意大利画家奇安弗兰科·布鲁奇诺(Gianfranco Baruchello)说,“对于杜尚,对于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你所打交道的是一个非常临时性的自我,那个‘我’并不代表着构成那个人的主要部份,那个‘我’是这个人在他应付各种需要时拿来用的一个东西,这个‘我’不能拿来定义这个人,能够定义这个人的是他的那种可以与‘我’保持距离的能力。让他的作品显得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你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我’。即使在他最早的绘画作品里都反映了这个特点。比如他的《火车上忧伤的年轻人》,《下楼的裸女》,这些画作不是像未来主义那样是有涉速度的,也不是像立体主义那样是多视点的同时展现,那根本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里持续展现的情形,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存在状态的平行系列展开,在这里,‘我’是不存在的。‘我’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不变的对象,一个时间空间中的独立个体, 当你摆脱了这个, 你就会成为生活在不同时刻的一个过程,一系列神秘的过程。”

这个发现相当准确,杜尚自己也明确说过:“我不相信‘个体’这个词,这个词是人造出来的。我对于在一面美学的镜子里观看自己从来就没有多少兴趣。尽管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在利用自己,可我还是总想着怎么才能摆脱我自己。我把这个叫做‘我’和‘自己’的游戏。”“摆脱我自己”这是多奇怪的要求啊! 比如我们或许可以要求自己摆脱财富,摆脱名声地位,可怎么能够摆脱自己呢?这样的思路,我们只能在佛教中看得到,那便是“无我相”,或者是庄子说的那种“至人无己”,那是难以达到的感受与境界。这境界有些人试图通过修行达到,有些人却天生就能达到。我们只要留心,就可以看到,无论古今中外的高人圣贤,都会具备类似这样的境界,比如享誉世界的阿根廷大文豪博尔赫斯也非常善于分离“我”和“自己”。

  • 相关阅读
  • 张大千作品背后的故事

    张大千作品侯北人美术馆现藏被誉为“可靠且精彩”的张大千书画作品二十件,均系侯北人先生的捐赠。侯北人在与张大千亦师亦友的长期交往中,珍藏了张大千的许多精品,每一幅背后都珍藏着一段难忘的故事,一...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