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艺术可以是非艺术
正值名胜之时,他却放弃了绘画,因为他从流派及门户之争中见出: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最后都会做成统治和奴役人的权威,剥夺人的心灵自由。从此他不再作画,只是独自探索用其他手段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艺术可以是非艺术;人应该对“艺术”具备平常心,把艺术和人类的其他活动等同看待。唯有如此,人才能在精神上真正获得自由。
杜尚对艺术权威的否定和不恭敬,最典型地体现在两件作品中:一是给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画胡须(又名《L.H.O.O.Q》);二是在小便池签上名作为他的作品《泉》。这两件作品都出现在1920年前,那时,变艺术为非艺术的思想并不能为人理解和接受,因此,杜尚在近40年的时间里默默无闻,很少露面,也很少做作品,只以下棋自娱。直到1958年后,随着波普艺术(一种拿日常俗物当艺术品的流派)出现,杜尚才重新被“发现”,他的反艺术思想迅速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主流,造就了无权威无领导风格的后现代艺术的开放局面。
Ⅲ。斯芬克斯之迷